-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京剧《狸猫换太子》的剧目演变和陈琳形象.doc
试析京剧《狸猫换太子》的剧目演变和陈琳形象
〔摘 要〕京剧《狸猫换太子》,剧目的演变可以主要人物陈琳追溯到元杂剧、明传奇,清代的京剧连台本戏。元、明剧目中,尚无狸猫换太子情节,到清代连台本戏中,才有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连台本戏众多版本中影响最大的是常春恒版、麒麟童版、小达子版和上海京剧院版。上海京剧院版的陈琳形象最具时代特征,陈少云饰演的陈琳形象具有创新意义。
〔关键词〕 京剧 《狸猫换太子》 连台本戏 陈琳 麒麟童版 上海京剧院版三本 上下集 陈少云 时代特征 创新
一、京剧《狸猫换太子》剧目的演变
早在元代,有关陈琳题材的戏曲作品已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明代有传奇《金丸记》,对陈琳、寇承御形象都有生动的刻划。狸猫换太子这个情节,大约是在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成书的小说《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中首次出现的。晚清的京剧舞台上,中国北方表现该题材的剧目有《遇皇后》、《打龙袍》,因为只取故事的结局部分敷演,所以曾救主的陈琳只是作为次要人物,以旁观者、见证人形象出现。中国南方则有《狸猫换真主》(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诸多连台本戏,实由元明清各种戏曲、小说情节剪裁缝缀而成,所以,人物、情节和表演均比前有剧目丰富,演出多至十本、十几本、几十本。如早在光绪年间的1899年,就有万盏灯在天仙茶园演一至十本《狸猫换主》。1921年6月常春恒、刘筱衡、芙蓉草演一至十二本,改名《狸猫换太子》。一年后的1922年6月,麒麟童、白玉昆、冯子和演《狸猫换太子》四至七本。同年9月,小达子(李桂春、李少春之父)、赵如泉、小杨月楼开始演《狸猫换太子》一至三十六本。此外林树森、露兰春也各有此剧。由于漫长敷演,自然枝蔓纷杂,且有浓重的封建迷信成分。如赵祯为紫微星君下凡,搜查妆盒时有九个土地保佑;李氏命中注定受磨难,火烧冷宫时由观音救出火海,又让她流落民间;包公陈州放粮归来,因“落帽风”牵引,才得接触李氏冤情;刘太后欲毒死陈琳,佛祖派寇珠鬼魂助他脱险,等等。过去这出戏虽然“魔力最宏”但“推行最远”(王大错语)。首创者常春恒有一段在九曲桥的【流水板】,是陈琳见到寇珠时,见她不敢说,就对她唱道:“有什么衷肠话你但讲又何妨……”这段唱腔曾在上海十分流行。说明连台本戏也讲究唱功,要让观众得到听觉上的美妙艺术享受。
20世纪20年代的这些连台本戏,围绕着狸猫换太子这一宫闱奇案展开剧情的只有前面四本,其中穿插有许多无关的情节;四本以后的若干本,都为案外故事。主要有三种路子:常春恒的《呼延庆》路子,李桂春的《七侠五义》路子,周信芳的《万花楼》路子。上海中华图书馆于20年代出版的《戏考》收有头本、二本、四本(缺第三本)《狸猫换太子》剧本。现在常演常见的京剧《狸猫换太子》,则是对70多年前连台本戏的各种版本中一至四本的重新编演,尤其是上海京剧院1995年演出版(三集)和2009年演出版(上下集),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新版京剧《狸猫换太子》的突出代表。采取尽择老戏的精华,保留原有连台本戏中狸猫换太子情节的丰富性、曲折性、传奇色彩和南派京剧唱腔特色,并使之合情合理,对其思想意义作了新的与时俱进的诠释,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灵魂。其它都是相当成功的新编新创。从大的情节框架和重点场次来说,新本与旧本大体相似,一些精采片断如《抱妆盒》、《拷寇》、《断太后》、《审郭槐》都基本保留了。但与旧本比较,不是小修小改,而是极其审慎又极其巧妙地作整体性重塑。改动的最大最难处,不在删去包公、展昭、白玉堂等与案件无关的情节线,而在于剔除封建迷信成分,把神鬼力量统统摒弃出去。剧情的发展、延宕、推进,一切靠剧中人物的努力,靠人物的智慧、正义感和斗争精神,终使沉冤昭雪,正义伸张,这就不能不从情节到人物,重新设计,重新塑造。在丰富发展人物性格的同时,也继承发扬了南方京剧连台本戏的优秀美学特征,从而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由于麒麟童版的《狸猫换太子》只演四至七本,故麒麟童实际没有演过陈琳只演包公,因此陈少云以麒派来演陈琳也可视作是创新,陈少云学麒派唱做俱佳,倾向后期温和型麒派,比较符合时代特色,由“全能型”的史依弘来饰寇承珠则更是相得益彰。
二、主要人物陈琳的形象创造
连台本戏向以情节取胜,而最能引起观众持久兴趣的,还是鲜活的人物、独特的性格。因而连台本戏注重刻划艺术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千锤百炼,功夫下得最多,精彩随处可见。《狸猫换太子》中对主要人物、大内总管陈琳的塑造,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l、人物所起作用分析
旧本中的陈琳,主要作用在抱妆盒援救太子出宫,后面的引太子冷宫见母、拷打寇承御、火场检骨,都是唱做并重的。李妃所居的冷宫,则是刘后命人放火烧的,陈琳以为李氏已被烧死。这些细节对于案情的推进不起重要作用。“新本则把他的作用贯穿了下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