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出版传播60年.doc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出版传播60年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出版传播60年
从议程设置即出版组织的角度总结中国文学60年间外译与传播作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探索如何建设一个文化大国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与传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时至21世纪,前后约有60多年的历程。从1951年外文版《中国文学》创刊到2001年《中国文学》杂志社关闭,50年间有过曲折,有过教训,但因为专业机构《中国文学》杂志(英文版、法文版)的存在,发挥了关键的议程设置作用,使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作品得到了及时的外译传播。21世纪的10年间,展现在世界读者面前的中国当代文学大多是猎奇逐异类作品,真正的精品力作并没有得到对外传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文学》杂志社在2001年停刊后,专业出版机构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非主流的文学作品被海外出版机构以社会化新闻化的视角译介出版。从议程设置即出版组织的角度总结中国文学60年间外译与传播作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探索如何建设一个文化大国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播主流《中国文学》杂志的50年
新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与传播,开疆拓土的第一份功劳应属于《中国文学》杂志。外译的语种以英语和法语为主。从这个杂志1951年10月1日创办直到2001年停刊,50年间共出版了590期,介绍中国作家、艺术家2000多人次,翻译刊载文学作品3200篇。从翻译的作家、作品来看,堪称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变迁史,而译介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作品是其最为重要的贡献。
曾经供职于《中国文学》本文由.L.收集整理杂志的徐慎贵先生撰文统计过该杂志对外翻译的文学作品,其中既有《新儿女英雄传》《早晨六点钟》《王贵与李香香》《谁是最可爱的人》《白毛女》《阿Q正传》《结婚》《活人塘》《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文学17年期间的作品,也有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文学作品,如《乔厂长上任记》《人到中年》《大桥下的红玉兰》《小镇上的将军》《月食》《黑旗》《班主任》《伤痕》《蝴蝶》《乡场上》《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草原上的小路》《弦上的梦》《活佛的故事》《这是一片神奇的上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节选)、《李自成》(节选)等。涉及的作家既有陶渊明、王维、蒲松龄等古代作家,也有鲁迅、李劫夫、茅盾、巴金、老舍、冰心、叶圣陶、沈从文、丁玲、郁达夫、闻一多、戴望舒、艾青、孙犁、萧红、萧乾、施蛰存等现当代作家。
据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熊猫丛书。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耿强博士的研究。熊猫丛书最先由1978年担任《中国文学》副主编的杨宪益提出,当时他在文革期间身陷囹圄四年,1976年才得以平反。熊猫丛书首先将《中国文学》杂志上已经译载过的,但还没有出过专书的作品结集出版。两三年以后,《中国文学》杂志上的作品已经出版的差不多了,开始选择新的作品,并组织人力翻译出版。80 年代中期,据外文局相关部门的统计,熊猫丛书的海外销量良好,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鉴于此,外文局于 1987 年 2月 6 日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学出版社负责熊猫丛书及《中国文学》杂志的出版工作。2000 年中国文学出版社因面临种种困境而被撤销,《中国文学》杂志停刊, 熊猫丛书也几乎停止出版。此后熊猫丛书由外文出版社接手出版。至 2009 年年底,据相关统计,熊猫丛书共出版英文版图书 149 种,法文版图书 66 种,日文版图书 2 种,德文版图书 1 种及中、英、法、日四文对照版 1种,共计 219种。但主要出版集中在前 20 年(1981~2000)。2001 年是熊猫丛书出版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从 1981 ~1987 年熊猫丛书出版图书的种类基本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1988 和 1989 两年数量大幅度的减少,到1990 年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之后虽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缓慢而稳定的增长趋势。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最后 2 年,熊猫丛书出版种类大幅度下滑,直到 2001年几乎停止出版。主要原因是 2000 年末,负责丛书翻译出版的中国文学出版社被撤销。虽然 2005 年,外文出版社推出了 16 种熊猫丛书,但仅有两种是一版新译,其余 14 种都是过去旧译的重印,这说明外文出版社并未组织人力翻译新的作品。不仅如此,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熊猫丛书面对的读者也转为中国国内读者为主。这无疑违背了熊猫丛书出版的初衷。
总结50年中国文学杂志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杂志社有效地主导了中国当代文学对外出版传播的大方向,那就是译介主流作品,推荐精品力作、代表作。比如1951 年 10月出版的《中国文学》第一辑里,就译载了《新儿女英雄传》(孔厥、袁静),由沙博里翻译;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李季),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1952 年又出了一辑,由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阿 Q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