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编年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量管理编年史.doc

质量管理编年史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古今中外制假贩假与打假治假之争已绵亘了上千年,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在质量监管方面是非常严格的,其中很多做法都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书画造假几可乱真   古代典籍中提到的最早的造假,大约是先秦《韩非子》一书中提到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赵武灵王(赵雍)找人在石头上刻一个长5尺宽3尺的大脚印,然后在石头边上刻上“赵雍到此一游”字样,让日后到此一游者误以为赵武灵王是一个拥有5尺大脚的巨人。   造假这事只要能牟暴利,总有人铤而走险,甚至连皇帝都敢欺骗。西汉文帝时的新垣平伪造了玉杯和周鼎献给皇帝,官至上大夫,后来被人戳穿,结果新垣平被诛杀三族。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当柳州刺史的时候,因为生病瞧大夫,大夫开的药他去照方抓药,吃了药病情反而加剧,柳宗元责问庸医误人。而医生大喊冤枉,最后检查药渣才发现,药贩以老芋冒充正药。   书画作品是古代制假贩假的重灾区,起初临摹本是一件雅事,后来卷进买卖之后就彻底成了坏事。南北朝时期王僧虔曾经记录过,东晋时代张翼最出名的就是模仿书圣王羲之的笔迹,王羲之本人见了模仿本之后都感慨“这小子几乎跟我写的一样”,这还只是文人之间的嬉戏。到南北朝刘宋时代,朝廷派人寻访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书法真迹,这时候就已经发现市面上假货横行,造假之人模仿二王书法,再用茅屋脏水染湿纸张做旧,最后再夹杂进二王真迹里售卖,导致书画收藏市场一片混乱。   先秦时期质量监管的萌芽   我国质量监管历史久远,周代《礼记》就记载了对食品交易的规定。那时的食品交易主要以农产品的采摘、捕捞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当时规定:严禁未成熟的果实进入市场。   先秦的市场交易管理由地官司徒掌管,司徒下设司市专门负责教化市场经营法度,包括评定物价、收取市税和罚款、公布刑罚和禁令、管理货物、巡视市场、实施刑罚等。   我国第一部制裁假货的法规在战国时期出现,这便是魏国李悝主持制定的《法经》,其中《五杂法》规定,药铺药摊如果制造售卖假药导致伤人,则受流放或者打板子等惩罚。   产品质量是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在秦汉时期,虽然当时的生产模式主要是以官家手工为主,但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也不是那么理想,据《盐铁论?水旱》记载,即便是官方严格控制下的铁器生产,仍旧无法全然摆脱因工匠激励不足而导致的手工产品质量低劣的问题。   唐朝对商品质量要求严苛   到唐朝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盛况空前,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引发了文化交流的大潮,出现了万朝来贺的景象。丝绸、瓷器等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通过海、陆丝绸之路抵达欧洲、日本、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质地精美的出口器物激发了西方对于中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也反过来影响了唐朝的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手工业产品产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升。   作为盛世王朝,唐朝十分注重质量管理。工部主管官营手工业,下设少府监,对制假贩假的惩处进一步细化,《唐律疏议》就规定,诈医牟利者按偷盗论处,至于聚众吆喝售卖假药者,则处以重罪。卖的伪劣食品导致他人死亡,售卖者要被判处绞刑,伪劣食品必须放火烧毁,如果没销毁被人误食导致意外死亡,售卖者还要受过失杀人处罚。《关市令》则规定,商贩售卖假货次货,被发现后所有商品都要被官府没收。此外,唐代还规定,消费者在购买货物时如果缺斤短两可以退货,三天之内发现其他问题也可以退货,如果售卖者拒绝退货,消费者可以举报给官府,官府会出面强制执行退货,并对售卖者打板子。   制度的激励与约束需顺应时代   到了宋代,经济空前繁荣,《东京梦华录》《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街道上酒楼林立、商贩如潮的景象描写。为了加强监管,宋代政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宋朝律典基本上全部承袭唐律,殊不知宋朝时期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交易行为与唐朝已有很大差异,当时实行的法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已经无法适应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造假活动一时“轰轰烈烈”,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记述,“今市中货物奸伪,无过于汴京。”汴梁城里连卖花的老太太都会造假,他们卖的盆花鲜艳动人,但是你买回家没几天就会发现花谢了,因为这些花不是种在盆土里的,而是剪下来的花枝插在土里冒充盆栽。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也提到,那时候不法分子在售卖食品时就有在鸡鸭肚子里面塞沙子、鹅羊之类往体腔里吹气,往鱼肉里注水等等骗人伎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宋代有个叫任一郎的,做鞋技术闻名远近,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冒充“任一郎”的假鞋。为了抵制这些假货的泛滥,任一郎开始在他制作的鞋的内侧藏上一个细细的布条,上面写有他制作这双鞋的时间和编号,作为正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