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羲之去旅游.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跟王羲之去旅游.doc

跟王羲之去旅游   临沂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前人曾以“灵秀钟毓,代有伟人”赞誉之。提到王羲之,便立刻会对这座陌生的城市拉近了距离,因此人们也习惯地把临沂称之为“羲之故里”。   临沂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前人曾以“灵秀钟毓,代有伟人”赞誉之。在临沂历代所出名人中,以王羲之最为世人所崇,虽然他在这里仅仅度过了童年时光,但人们仍然将他的出生地完整的保存下来,并不惜大兴土木,加以重修扩建,使之成为一处旅游景点,一张对外宣传城市形象的名片,由此可见王羲之在临沂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这对于不熟悉临沂的人来说,提到王羲之,便立刻会对这座陌生的城市拉近了距离,因此人们也习惯地把临沂称之为“羲之故里”。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洗砚池街东段,占地面积80亩,为古典园林式建筑,由洗砚池、晒书台、琅琊书院、书法碑廊等组成。故居前面是一堵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石墙,上面镌刻着王羲之的被后人喻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7岁那年,师从当时的女书法大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其临摹卫书一直到12岁,进步很快,深得卫夫人的喜爱与夸奖,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为了练好书法,他在书房内,院子里,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可以随时的写到纸上,有时他在练字时,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这些勤学苦练的故事可以从当时遗存下来的洗砚池可见一斑。可以想象,当年王羲之幼小的身影在练字后到池中洗刷砚台、毛笔的情形,因为长年累月的积累以至于将一池清水染呈黑色,由此可见其习字之刻苦与勤奋,否则也不会有后来名传千古的《兰亭序》。   王羲之后随家人徒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并从此走上仕途,后来与一帮文人墨客在兰亭聚会,在这里写下了名震千古的《兰亭序》,兰亭也因此而闻名。兰亭的魅力,不仅有来自山水风光的旖旎,更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十三公里的兰渚山麓,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故名兰亭。进入兰亭景区,建筑错落有致,布局疏密相间,小巧而不失恢宏之势,典雅而更具豪放之气。漫步其间,但见修篁凝翠,曲径通幽,又有清流激石,映带左右,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沿着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听着潺潺的流水,一路向前,来到绿树掩映的鹅池,池水清澈见底,群鹅戏水,别有情趣。池侧立有一碑,上刻“鹅池”二字,字体雄厚,铁划银钩,相传为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书。当年王羲之挥毫泼墨刚写完一个“鹅”字,忽传皇帝圣旨驾到,他连忙前去接旨时,在一旁的儿子随即提笔补书“池”字,从字体上看,鹅瘦池肥,雄浑道劲,可谓珠联璧合,成为千古佳话,被人称为“父子碑”。羲之爱鹅,时人皆知,这不能不提其楷书作品中的典范《黄庭经》。   相传山阴有一位道士,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求得王羲之的墨宝。当时的王羲之早已声名在外,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接近,后来,经多方打听,道士了解到王羲之平素有养鹅的爱好,以此陶冶情操,并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于是这位道士就特地养了一群十分惹人喜爱的大肥鹅,以便见机行动。终于有一天,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坐船到山阴一带游览,道士闻讯后,连忙把他那一群鹅赶往王羲之经过的地方。王羲之看到河里游着的一群肥鹅,羽毛洁白,形态优美,两掌拨水,昂首前进,心里特别的喜欢,他停下船看了又看,一直舍不得离开。一旁的道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机会到了,便问王羲之是否喜欢这群鹅7王羲之点头称是,道士故作大方的说:既然右军大人喜欢,那就送给你吧。王羲之一听非常高兴,但转念一想:君子不夺人爱,怎能无功受禄呢?便对道士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开个价吧。道士一听正中下怀,对王羲之道:君子之交岂能谈钱?如果右军大人果真喜欢的话,那就请替贫道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不知意下如何?王羲之此时兴致正集中在鹅身上,心想写一部《黄庭经》岂不是手到擒来,而且还可以得到这一群可爱的白鹅,当即欣然应允。于是道士连忙铺纸磨墨,王羲之兴致勃勃地用了半天时间将一部写好的《黄庭经》交给道士,这也是后来所流传的“书换白鹅”的故事。永和九年(353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以及子侄之辈等一些文人雅士,共41位,到兰亭的河边聚会。他们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大家就这样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把诗收集起来,台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为诗集作一篇序文。这时醉意朦胧的王羲之略作谦让,趁着酒兴,便顺手拿起鼠须笔,稍作思索,然后在铺好的蚕茧纸上一气呵成,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   此帖原为草稿,28行,32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