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导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铁路ALTJ-4标段测量监控工程 编号: 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1月1日发布 2016年1月1日实施 XX铁路测量监控工程 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路基、桥涵、过渡段、隧道) 1 适用范围 本条文适用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铁路ALTJ-4标段铁路沉降变形观测。 2 作业准备 2.1 人员准备 2.1.1为做好沉降观测工作,得出详实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抽调经验丰富的专业测量人员,成立专门的沉降观测小组,进行沉降观测的埋点、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工作。 2.1.2一个沉降观测小组一般至少需配备三名测量人员,可根据沉降观测任务量适当配备,一般一个测量组可承担3~42.2 设备准备 沉降观测必须配备数字水准仪,标称精度0.3mm/km。仪器在使用前送交权威机构进行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作业,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用于测量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配置JMZX-3001综合测试仪一个,用于测量单点沉降计、剖面沉降管和静力水准仪;配置电脑一部,用于处理监测数据;配备专门交通工具。 2.3 采用技术标准 2.3.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2.3.2《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及线下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2.3.3《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3.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2.3.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 变形监测网的建立 3.1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水平位移监测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按国家三等精度要求建立,并一次布网完成。不能利用CPⅠ和CPⅡ控制点的监测网,至少应与一个CPⅠ或CPⅡ控制点联测,以便引入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3.1.1水平位移监测网控制点的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宜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应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或红外测距反射片。控制点应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点间距小于350米。 水平位移监测网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控制网采用导线网;扩展网可采用附闭合导线形式。各种布网均应考虑网形强度,长短边不宜悬殊过大。 3.1.2水平位移监测网的精度、使用仪器及测设方法 路基水平位移监测网的精度应达到表1中的三等技术要求,即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网测量要求施测,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6mm,平均边长小于350m,测角中误差小于±1.8秒,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水平位移监测网采用1秒级全站仪。 表1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作业要求 一等 ±1.5 300 ±0.7 ≤1/250000 国家一等 150 ±1.0 ≤1/120000 国家二等 二等 ±3.0 300 ±1.0 ≤1/120000 国家二等 150 ±1.8 ≤1/70000 国家三等 三等 ±6.0 350 ±1.8 ≤1/70000 国家三等 200 ±2.5 ≤1/40000 国家四等 四等 ±12.0 400 ±2.5 ≤1/40000 国家四等 3.2 垂直(高程)位移监测网的建立(沉降观测高程控制网) 垂直(高程)位移监测网可根据需要独立建网,布设为闭合环、结点网或附合高程路线,精度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系统应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不能利用水准基点的监测网,在施工阶段至少与一个施工高程控制点联测,使垂直位移监测网与施工高程控制网高程基准一致;全线二等水准贯通后,应将垂直位移监测网与二等水准基点联测,将垂直位移监测网高程基准归化到二等水准基点上。 3.2.1垂直位移监测网点的布设 垂直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三类: (1)3个稳固可靠的水准基点,水准基点应选在变形影响以外的岩石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水准基点,其间距不大于1公里。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 注: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