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doc

PAGE  PAGE 5 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   在庄子那个时候,没有自由这个词。自由这个词,是舶来品,是洋玩艺。但在庄子那里,却有自由的含义。自由就是道,就是逍遥游。在《庄子》中,庄子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智慧来讨论自由。   自由是平等的前提。鲲鹏是自由的,蜩、?`鸠,甚至蝼蚁、瓦甓,都是自由的,因而它们都是平等的。它们的区别只是“大小之辨”而已。大者有大者的自由,小者有小者的自由。造物主造就了各下相同的生命,也就为各个生命赋予了各不相向的自由。造物主是公正的。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值得骄傲的。但蜩与?`鸠穿梭跳跃于蓬蒿之间,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和幸福。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分出高低贵贱,正是人类。当然,由于鲲鹏、蜩和?`鸠都“犹有所待”,它们都不能进入“逍遥游”之境,它们的自由是相对的。这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寓于平凡与简单之中的深刻的辩证法。庄子那博大的心空,给万物洒下了一片爱的甘霖。   泽雉,一种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是享受天赋自由的代表。择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非常渺小,渺小得使人不屑一顾。是的,与鲲鹏相比,泽雉确实渺小,就是与蜩和?`鸠相比,泽雉也是不幸的,因为泽雉的生活太艰难。泽雉有没有别的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畜乎樊中”,被人关在樊笼里豢养,饮食无忧,舒适安逸。但泽雉硬是“不蕲畜乎樊中”,选择了这种艰难的生活方式。在泽雉看来,“畜乎樊中”,尽管舒适安逸,但没有了精神自由和乐趣。泽雉不满足于“神王”,它追求更高层次的自由。尽管泽雉不可能实现“逍遥游”,但它有自己的追求。因此,泽雉又是高大的。难道我们不应该给泽雉投以尊敬的目光吗?   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心为物役,这种人,比泽雉相差得太远。在《达生》中,修养极高的庄子,对这种人,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他是猪!   有人认为,庄子追求的是绝对自由,是无政府主义。其实不然。庄子所理想的“逍遥游”,是一种精神境界,或日是一种精神状态。我总觉得,庄子的“逍遥游”与马克思所讲的“自由王国”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当然,我无意作这样的对比。是的,庄子确实说过,他的“逍遥游”是“无几无待”的,他的那位“逍遥者”也是超凡脱俗的,但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如果始终不能摆脱一切羁绊,如何才能得以提升呢。我们更应该看到,庄子认为,人之得道,并实现“逍遥游”,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炼的结果。   就拿我们都熟悉的“庖丁解牛”来说,庖丁解牛,手、肩、足、膝,各适其位,动作协调,声响和谐,竟宛如商汤王《桑林》之舞曲,合于帝尧《经首》之节拍。这哪里是在宰牛?简直是在表演音乐舞蹈。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之大美。   在一旁观看的文惠君,完全被庖丁高明至极的技巧所征服。庖丁刚一气呵成地完成那一套协调和谐的宰牛动作,“提刀而立,为之四顾”,还未来得及“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就迫不及待地问:“技盖至此乎?“   我在学校读书时,曾学过这篇课文。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老师的答案简单明?t:熟能生巧。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看庖丁是怎么问答的:   庖丁认为自己出神人化的技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只能“折”之;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只能“割”之;经过三年的磨砺,庖丁终于“以神遇”,达到了神、行合一的境界,解牛时“游刃有余”。二是遵循了“道”,即“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否则,再怎么练习,也找不到诀窍,徒劳无功。   庖丁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就可以到达自由之境界。这个“天理”,这个“自然”,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古往今来,凡是遵循“天理”和“自然”的人,都是自由的人。庖丁在宰牛这个行当里,是自由的,甚至可说是“逍遥者”。如果庖丁在别的方面也能“依乎天理”、“因其自然”,那他在别的方面也一定是自由的。庄子认为,庖丁之道的要害,就是“缘督以为经”。“缘督”就是人的清气循督脉而行,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顺乎自然,切不可伤天害理。   既然庄子发现“缘督以为经”是通向自然的惟一途径,那庄子肯定会在这条道路上跋涉的。是的,为了自由,为了“逍遥游”,庄子一直在作不懈地努力。   ――关于生死。生,是自然的。生之形体与和谐,皆是自然赋予的。死,亦是自然的。自然的生,是快乐的;自然的死,亦是快乐的。人们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既然如此,人们既要善待生,也要善待死。既然生,就要生活得幸福,就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既然死,就要豁达地去死,带着幸福和快乐去死。因为,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他的歌,是为自然而歌,为天理而歌。他在自己死前,立下了遗嘱:“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庄子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