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酶的影响.doc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酶的影响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髓过氧化酶(MPO);丹红注射液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中严重的临床症候群。髓过氧化酶(MPO)是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分泌的过氧化物酶类,研究证实,MPO与炎症及心血管疾病有关,能加速内皮功能不全,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加速易损斑块的形成和破裂〔1,2〕;同时,还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破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转运作用〔3〕。本研究通过观察ACS患者血清中MPO水平和丹红注射液对MPO的影响,证实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 治疗 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观察对象均为本院2006年5月~2007年7月因ACS住院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0例,其中男28例,年龄 (68±8.5)岁,女12例,年龄(64±7.2)岁。同时选择与ACS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本院冠心病稳定期患者18例为对照组。ACS患者随机分为2个亚组:常规治疗组(n=20)和丹红治疗组(n=20)。对照组、ACS常规治疗组和丹红组分别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等构成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5〕
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前48 h有休息时缺血性胸痛的发作,同时伴有ST压低和/或T波倒置。AMI:急性持续胸痛30 min以上;心电图动态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或肌钙蛋白)水平升高达到诊断标准。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曾有AMI病史或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一支或以上血管狭窄70%以上,但近2月内无心绞痛发作或因心血管疾病住院者。剔除标准:近期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炎症;活动性结核病;近期外科手术或组织损伤;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恶性肿瘤;服用炎症抑制药物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3 治疗与方法
抽取对照组及ACS组治疗前血清后,ACS组随机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或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20 ml/d(丹红治疗组),2 a 公司提供,灵敏度为100 mg/L。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0.0统计软件,所有检测指标均进行正态性检验,各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1.5 结果
ACS组血清MOP浓度〔(550±120)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20±90)mg/L〕(Plt;0.05);治疗前血浆MPO浓度ACS常规治疗组〔(543±131)mg/L〕和丹红治疗组〔(560±121)mg/L〕无显著性差异(Pgt;0.05);治疗2 g/L〕(降低52%)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390±110)mg/L〕(Plt;0.05)。
2 讨 论
本研究表明,ACS患者血清中MOP水平明显上调,再次证实MOP参与了ACS的病理过程。MOP广泛存在于白细胞中,并在冠心病猝死的斑块中明显升高〔1〕,同时,MOP作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催化酶能使脂蛋白转化为易被巨噬细胞摄取的颗粒,导致泡沫细胞形成〔6〕,还可能利用一氧化氮为底物,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损伤〔7〕。
丹红注射液是丹参和红花的复合制剂,丹参味苦性微寒,红花味辛性温为辅药,具有活血、通络、祛淤的功能。一些临床研究已发现丹红注射液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抗炎症和抗栓作用〔8,9〕。本研究发现加用丹红 治疗 ACS患者2 b Vasc Biol,2004;24(7):11436.
2 Nicholls SJ,Hazen SL.The role of myeloperoxida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pn J Infect Dis,2004;57(5):S212.
3 Zelvyte I,Dominaitiene R,Crisby M,et al.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PPAR gamma and NF KappaB expression by prarastatin in response to lipoprotEins in human monocytes in vitro〔J〕.Pharmacol Res,2002;45(2):14754.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5.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15.
6 Podtrez EA,Febbmio M,Shebuni acropha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