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承载的人文情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霞地貌承载的人文情结.doc

  丹霞地貌承载的人文情结 丹霞地貌承载的人文情结   事实上,广东丹霞山只不过是中国极其丰富的丹霞地貌之冰山一角,目前在我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800多处,分布在全国26个省区,在其中大的足以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小的只是一个独立的山崖,但无论大小都各具特色,姿态纷呈。特别是千百年来,丹霞地貌在供人们怡情山水之时,一些中国文化的载体也与它们借势借力、交相辉映,成为一种自然与宗教、人文融会贯通的有效媒介。   丹霞胜景上的道教场所   国人对丹霞地貌的喜爱,可能缘于对红黄色系的崇拜。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火,是熊熊燃烧的能量,是兴旺,是血气方刚,是上升,也是吉祥;黄色在中国帝王的心中代表着皇权和万物的基础。古时求道之人描绘心目中天宫道境的时候,使用的往往都是红、朱、绛、丹、紫、金等绚烂的词汇。   道教认为,人间是仙界的反映,神仙居住的天宫理应与人间帝王的宫阙相似。丹霞山峰的陡峭、层峦叠嶂和清幽的境界恰好满足了道士们对仙境的预期。顶平、身陡、麓缓的经典造型也利于信徒们把道观建在山顶平台之上,或由差异风化所形成的山腰间的山洞之内,险峻的山势更增强了道观接天宇的神秘感。丹霞地貌中千奇百怪的象形地貌也被道士们用来附会各种传说。所以丹霞与道教名山有诸多重叠,甚至道教初创时所涉及到的几个道场,都清一色位于丹霞地貌区。   摩崖绝壁上的造佛运动   然而道教名山并不全是丹霞地貌,因为佛教也在争夺丹霞场地。古丝绸之路所经过的陇山周围、河西走廊及天山南北分布着大量丹霞地貌,便被佛教石窟悉数占尽。这是由于道教在四川等地初创和传播之时,佛教已经通过丝绸之路自西域向东传播,在道教还未来得及跑马圈地之前便长驱直入,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带以及丝绸之路上大兴巨佛摩崖造像之事。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已在印度掀起了一次巨佛摩崖造像的高潮,位于阿富汗地区的世界第三大佛巴米扬大佛就是这其中的代表。这尊大佛被雕凿在了浅紫红色、黄褐色的砂砾岩层中,而这正是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巴米扬大佛建造时,我国北方已经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的时代,统治者在政治上利用宗教,僧侣们也依附政权来扩大教权,崇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国策。然而,公元446年北魏拓跋焘下令毁佛的事件,使佛教领袖们悟到了山宇可以终天的道理,决心开凿永久性石窟。最初是在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西郊的灰紫、暗紫红色砂质岩峭壁上开凿了5个石窟,这便是云冈石窟的第16-20窟。   我国大量的书法、题刻、岩画造像也是直接刻在丹霞崖壁上。世界第一大佛峨眉山上的乐山大佛就是直接利用丹霞地貌崖壁雕凿而成,1999年申报成功的大足石刻文化遗产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直接雕刻在塑造丹霞地貌的红色砂岩、砾岩岩体上。   除了在色彩上有默契,丹霞的形态和石质等方面也都满足了摩崖石刻的需求。丹霞地貌的陡崖下部能提供遮风避雨的廊道,所以便于大型卧佛或立佛的塑造;另外摩崖大佛不仅要造得高大,而且要精雕细刻,所以要求岩石既坚硬又细密,而红色细砂岩也最能满足这种需求。   上诉诸多连接和重合无疑是惊本文由.L.收集整理人的《中国宗教名胜》收入的重要石刻里有佛教石窟160多处,分布遍及23个省区,与已知的丹霞地貌景点分布基本一致。我国现存10米以上的大佛有44座,其中建造于丹霞地貌区的就有28座。   书院山水情结的完美表达   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延续了千年之久,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以及学术的繁荣提供了场地。这一特殊机构在中国文化的思想建构之下,当然也拥有其特殊的物化形式,于是,中国人的山水情结又在丹霞地貌这里得到了表达。   中国知识分子们选择修建书院的地点十分讲究,一定选在景致和意境都很美妙的地方,那些清幽的山林、僻静的乡邑,很多都成为读书求学、修业讲道的地方。   修建书院之风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渐渐达到了高潮。南宋的偏安局面,使得当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活动集中在今天浙江、江西、福建、湖南这4省的地域之内 ,这片地域中,广泛分布着丹崖高耸,绿林上覆,曲水绕山,移步易景的丹霞地貌。丹霞的清幽恰好为书院的选址提供了方便。于是丹霞再一次与文明挽手中国东南丹霞地貌分布的密集区与宋代书院分布的密集区又出现了惊人一致。   避乱御敌的丹霞城寨   南方一些丹霞地貌区域里,有许多以寨命名的地方:位于湖南和广西交界处的著名的八角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和韶关曲江区韶石山地区的巴寨、韭菜寨、屯军寨、挺肚寨、马鞍寨   寨的原意是村子外面围合一圈的栅栏或石墙,后来常用于描述军营,再后来就演变为村子的另一种叫法。   丹霞地貌里的寨继承了军事防御的含意,这些平顶的石头山,成为了兵荒马乱时的诺亚方舟。山上的平顶可以容纳几十上百人,丹霞地貌中的石穴可以安身,有时,人们还会把天然洞穴向纵深拓展,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