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P咨询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教程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为指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 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项目立项、招标采购、纳入的预算的前置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拟采用PPP 模式实施的项目。
三、与《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 号)衔接。
第二章 项目识别
第八条 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定量评价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现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进行比较,计算项目的物有所值量值,判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四、【物有所值评价定义】本指引所称物有所值评价是判断是否采用PPP 模式代替政府传统采购模式实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的一种评估方法。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政府传统[投资和] 采购模式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直接负责项目设计、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维护等工作(含委托他人执行其中部分工作),并承担项目主要风险,一般不奉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采购模式。
五、【管理机构】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 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积极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
六、第五条【基本原则】物有所值评价应遵循真实、公允、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项目基础信息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类型(在建或建成):
三、项目地点:
四、项目联系人: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说明:
六、前期工作合规性说明:(可研、环评、土地等)、
七、项目所处阶段:(申报、设计、融资、采购、施工、运行)
八、项目进度计划:开工和计划完成时间
九、项目资本结构安排:总投资及资本构成、资产负债、股权结构、
十、项目融资结构安排与预测的融资成本:
十一、项目收益情况说明(总收益、收入来源、收费价格和定价机制):
十二、社会资本介入情况(如有)
十三、项目风险识别分析表:
十四、其他必要说明的情况(如有)等。
三、项目定性分析
一、(初稿)、【定性分析的目的】:定性分析重点关注PPP项目采用PPP 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公共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等,识别PPP项目是否可以采用PPP模式进行实施。
(一)、【定性分析的目的】:定性分析重点关注PPP项目采用PPP 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公共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从项目规模、项目资产寿命、项目收益、项目融资可行性角度分析,PPP项目采用PPP模式实施是否可行。
(二)、【定性分析的组织实施】:由项目本级财政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小组实施。
(三)、【专家小组构成】:专家小组由不少于7 名专家组成,至少包括工程技术、金融、项目管理、财政和法律专家各一名。
(四)、【专家小组构成】:专家小组由经过省财政厅初步资格预审的咨询机构专家(1名)、社会资本方工程技术代表(不少于3名)、社会资本方财务代表(不少于3名)和财政局委派代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项目融资机构代表组成。
(五)、【定性分析结论】:通过定性分析的项目,可列入当地PPP 项目目录,进行物有所值定量分析;未通过定性分析的,不宜采用PPP 模式。
表1: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表1: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评审指标原稿
权重调整权重评分基本指标①全生命周期整合潜力
①生命周期的项目独立性与效率15%5%②风险识别与分配15%5%③绩效导向15%④潜在竞争程度15%5%⑤鼓励创新5%5%⑥政府机构能力5%⑦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潜力10%基本指标小计80%20%要项指标①项目规模
①项目规模的市场适应性10%②项目资产寿命
②项目资产寿命的市场适应性10%③资产利益及收益
③项目收益类别比(估算值)10%④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程序与结构的合理性15%⑤法律和政策环境10%⑥项目融资可行性15%附加指标小计20%80%合计100%100%专家签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