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的教育故事(定稿).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教育故事(定稿)

我的教育故事 让孩子在活动中绽放可爱的笑脸 ——从《果肉宝宝快出来》感悟《指南》的真谛 重庆市合川区白鹿幼儿园 杜 衡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民谚,是我国人民几千年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原理。为了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教育部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指南》的各项理念与方法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孩子初步的探究能力,达成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这不仅是我坚定的理念,也是我研究的课题。在《果肉宝宝快出来》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作了有益的尝试,感悟到《指南》的真谛: 一、情境 激发孩子的兴趣 “吃果果”主题活动中最后一个课题便是《果肉宝宝快出来》。如何完成这一活动任务呢?我选择了“激情导入”的方式: 我刻意准备了一个漂亮的果篮,神秘地来到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孩子们欢呼雀跃:“水果。”“好吃的水果。”“好多好多的水果。”当孩子们猜谜之际,我猛然揭开包装纸,“哇!”孩子们拍手致意。趁孩子们兴趣盎然之际,我以故作犯难的语气说:“可是……,这么多的水果,该怎么吃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剥开呀!”我借机回答:“谁来帮帮我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告诉我:“我可以自己剥啊!”我微笑着质疑:“你们自己行吗?要是剥不开可不要哭鼻子哦?”孩子们自信满满:“不会的,不会的。” 二、体验 感受活动的快乐 镜头一:我首先关注到生活自理能力不怎么强的童童,她拿到香蕉就开始塞进嘴里,试图通过牙齿对香蕉直接“发起进攻”。唉,嘴巴太小,香蕉太大,塞不进去。她取出香蕉看了看,发现了稍微小点的那端,再放进嘴里——咦!怎么味道又不对呢?再使点劲试试,已经咬到点果肉了吧!童童马上取出香蕉,左顾右盼的似乎明白点什么,照着其他小伙伴的方法让整个果肉全都露出来。 镜头二:这时思维活跃的天天已经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他拿着一颗桂圆在椅子上敲击,一,二,三......好像果肉故意和他捉迷藏不肯露面,他显得有点着急,有一点灰心丧气的情绪了,索性看看手里的桂圆蹲在了地上。啊?他要干什么?只见他手拿桂圆一个劲的来回在地上摩擦,三下五除二的功夫桂圆裂开了嘴,童童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微笑,拇指和食指一掐果肉就到童童嘴里了。 镜头三:此刻一边嚼着桂圆果肉的童童走到了年龄最小的可可身边,他看着可可对橘子束手无策,又开始发扬他大哥哥保护妹妹的美德:“可可,你不想吃橘子吗?”嘟着小嘴的可可小声说:“我想,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打开。”童童接过可可手里的橘子想了想,他高高地扬起橘子使劲往地上一扔,只听“啪”的一声之外,看看什么变化也没有。刚刚还闷闷不乐的可可来了斗志:“我自己来。”“啪,啪,啪”的几声之后出现了一条裂缝,如此反复,小手撕开破皮的橘子取出了果肉。两个孩子抱在了一起咯咯的笑个不停,你一瓣我一瓣的分享着成功和快乐。 三、收获 感悟《指南》的真谛 借用自主探索的方式开展科学生活活动,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直接感知、相互借鉴,小班孩子对动手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各种尝试中打开果肉宝宝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当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吃到果肉的那一刻,那种喜悦是油然而生的,活动中闪现出智慧火花,每个孩子在尝试探索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活动的价值更在于引起幼儿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经验的积累,鼓励孩子启动平常积累的生活经验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孩子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就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只需相信孩子,发挥观察、记录的作用就好。这就是《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评析 “吃”对小班孩子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极大的乐趣。因此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可以亲历尝试探索的机会,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情境,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和操作中构建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师在关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目的是让幼儿接受更多的刺激,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整个活动符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适合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引导孩子自己探索出打开果肉的科学生活教育,还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渗透了关心他人、主动帮助他人的社会领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作为幼儿教师,要用心关注孩子生活中的小事;要善于挖掘和捕捉其中的教育契机;要在精神上、材料上给予孩子适时的支持;要做到“心中有教育,眼中有孩子,手中有方法”。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尊重幼儿的科学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引发孩子充分地从自由的生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