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只应该对别人负有限责任
我们只应该对别人负有限责任
张兰英
有爱心是好的,负责任是好的,考虑别人的感受是好的,关心他人是好的,但是过多地负责任对自己是一种枷锁,对他人也可能是一种负担。对孩子是如此,对亲人是如此,对他人也是如此。
对孩子,过多的关心和爱护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过于执着,容易有压力,容易焦虑;对孩子是一种负担和压力,对成长也不见得有好处。
关心亲人,担心亲人,是美好的感情,但是到了牵肠挂肚的地步,对自己是一种煎熬,其实对亲人也没什么帮助。你只需要做你能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担心也没有用。
我们说话需要考虑别人感受,但也没有必要太谨慎,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考虑到而让别人受伤,要么是别人太脆弱,要么是我们能力所限,也没有必要太自责。如可儿所说的:有我有他,不自我,不只他。
和他人相处,我们需要顺应他人的意愿,但也不要勉强自己,别人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不喜欢,也可以拒绝。比如妈妈们春节回婆家,生活习惯不同,需要适应环境,但没有必要太迎合婆家的生活方式,可以温柔地拒绝,可以温和地坚持自己的方式,道并行而不悖,和而不同,没有必要把自己打造成完人。
和老人相处,既要有孝,也可以表达真实的感情和感觉,因为老人也不希望你压抑自己,扭曲自己,话敞亮地说,对谁都有好处。
和爱人相处,也可以表达真实的感觉,不要太委屈自己,让爱人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才有利于沟通,只要表达方式恰当。你不说,别人可能不知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