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医患口与沟通基本要领 - 副本
(2)用正面的叙述启发病人进一步发挥,意在解除压抑在心里的情绪。 案例:病人想让主人来帮做手术,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心里憋得慌。 病人:“M医生,是你给我做手术吗?能不能……?” 医生:“大妈!你是想让主任来帮你做手术,是吗?” 病人:“可以吗?” 这个医生一听,心里不舒服。虽然不敢骂病人,但故意说出威胁性很强的一句: “那你的手术就等主任来帮你做,看下个星期能不能排得上”。 接着,医生又说:“其实,谁做都一样,你看着办吧!你定下了,立即告诉我。” 病人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另一个病区,一位医生碰到同样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主任的手术确实做得好。但如果等他来做,要等到下个星期。” 接着医生观察病人的神情后,又说:“其实,不管谁做,主任都会亲自过问,一起研究,甚至到手术台帮忙做。你这种手术,我们几个医生都做了不少,效果还是很好的。你看……” 病人马上就说:“那就听你们安排吧!” 九、不轻易说“没问题”。 医护人员轻易说“没有问题”,而导致病人病情急剧变化甚至死亡,引发医疗纠纷的案例已不少见。 某医院氨基酸过敏的教训…… 重视反映 患者或家属像医生反映问题,是患方主动沟通的表现,必须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有求必应 只要患者家属来叫,不论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要不要处理,手头工作再忙都要马上回答:“好!我去看看”。 有交待 有问题自己处理不了,要给病人有个交待:我请某某一块来处理。 或说:我们先研究一下再作处理。 十、不说忌语和禁语 有很多语言是患者忌讳的。 ——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想不想治?想治就回去准备钱吧! ——没钱你还来看什么病呢? ——没钱就没办法啰。 ——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你怎么现在才来? ——我推荐的药你不吃,后果自负。 这些话,很令人反感,容易引发纠纷。 十一、发现苗头,早介入。 很多纠纷是从抱怨开始的。 哪怕病人或家属抱怨一句话,都有可能是纠纷的前奏。 医护人员听到了,都应当主动与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消除抱怨。 例如:…… 课题小结 现在做医疗工作很难。然而,如果不努力提高沟通水平,那么要做好医疗工作就更难。 医患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掌握基本的要领和技巧很有必要。但是,技巧与情绪、情感相比,情绪与情感更重要。在掌握技巧的同时,不要忽视情绪的调整和医患情感的培育。 说的话没有错,不等于沟通就没有问题。关键是看沟通是否有效,是否达到目的。 结束语: 让我们在为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而努力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进一步提高沟通水平,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沟通有进步、工作顺利! 医患口语沟通基本要领 共同学习 医患沟通很重要 医疗活动离不开医患之间的沟通。 沟通到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沟通不到位,有时就会引发医疗纠纷。 案例:有一个心绞痛的病人到某医院看急诊。 医生检查后交待家属:“请到收款处交3000元。” 家属说:“我们来的时候很急,没带够钱来。只有500多元。”医生说:“没钱就不好办啰。” 医生继续认真抢救。抢救了一会,病人心跳停了。 家属认为,是医生放弃抢救造成的。 一场纠纷就这样爆发了。 医患关系现状 总体评价 主要表现 信任危机 医患纠纷多 不够和谐 趋于紧张 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 ——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0%之多。 ——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 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致伤、致残90人。 尴尬的现实 ——诊疗和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很多, 唯独没有医患沟通的规范。 ——沟通能力是医学工作必备的技能。 但是在医护人员中,重视沟通、并把沟 通作为业务技能而努力的人不多。 1、个人因素: 情绪好坏、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生理因素、习惯、性格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