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道治—以大道为基础的治理
引言
阴阳之治—把握管理的整体性
中庸之治—把握管理的适宜性
无为之治—把握管理的有效性
;2.0 引言
道治的依据
“道”含有规律、道理、道术等多重意义。虽然各家各派对“道”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总的说,“道”是万事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支配力量。在“道”的基础上,天、地、人成为统一的整体。
道治的基本含义就是寻道而为的治理方式。; 命题1:天下有大道。
尽管古人对道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是承认道的客观存在,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历代统治者和管理者在头脑清醒的时候,都努力寻找和认识所谓的世界大道、治国之道、治生之道。
;命题2:循道可成事。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代治国与经营大家范蠡也认为“夫人事必将与天地参与,然后乃可以成功”。
在古人看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超越大道。人只能在循道而为的情况下,有所作为。;道治的内涵
道治:在正确认识天下大道的基础上,顺应道的要求,实现一定的治理目标的治理行为,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要正确认识道以及道的存在。
二、顺应道的要求。
循道而治是领导成败的关键,其作用的机理是:顺乎规律,人的行为所受到的阻力就小,助力就大,因而能够事半功倍。
; 本书中道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阴阳之治—把握整体性的管理
中庸之治—把握适宜性的管理
无为之治—把握有效性的管理
阴阳之治、中庸之治、无为之治的基础与目标指向如图:
;;道治的应用
作为依据大道而进行的管理思想,道治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提炼管理理念。
第二,制定和实施战略。
第三,磨砺领导艺术。
;2.1 阴阳之治—把握管理的整体性
万事万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之治着眼于管理的整体性,在把社会组织系统视为一阴一阳两种力量的基础上,运用阴阳之道,对整个组织或社会实施系统管理的基本管理方式。
我们根据古人的管理实践,将阴阳之治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1.1 保持阴阳和谐
保合大和,乃利贞。
—《易·乾· 彖》
保持阴阳和谐有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要认识互补性。
阴阳统一的三个类型:互补的统一
差异的统一
对立的统一
; 第二,要包容多样性。
第三,要维护和谐性。
管理上维护和谐性的两个方面:
一、 坚持“两点论”
二、 认可差异性;2.1.2 促进阴阳互动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易·泰·彖 》
阴阳、刚柔两种力量要相互配合、交合,才能使事物健康发展,这一思想运用到管理上,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上下交流要畅通。
第二,领导者要主动交流。
第三,领导者要与下属同甘共苦。;2.1.3 推动系统发展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易传·系辞上》
对阴阳之道的运用最终要落实到推动系统发展变化上面。在推动系统性发展变化上,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采用两种发展形式。
把握两种变化:一是“变”
二是“通”; 第二,要运用两种推动力量。
第三,要不拘一格、灵活适变。; 2.2 中庸之治—把握管理的适宜性
孔子认为,中庸就是“过犹不及”,说的是观察、思考、分析一切事物以及一切行为都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中庸之道是一切人事得以顺利进行的大道。在管理领域中实行中庸之治,就是以中庸之道为指导,强调管理要具有适宜性。
在实践中,中庸之治包含以下方面:;;2.2.1 成为中庸之士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中庸首先是一种个人修养和行为。领导者要成为中庸之士,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践行仁义之德。
第二,追求恰到好处。
第三,实行狂狷之法。;2.2.2 实行中道管理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尧曰》
在良好的自我修养的基础上,就可以实行中道管理了。
第一,不走极端。
; 第二,宽猛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