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重行为论述的
行政或司法——基于公安双重行为论述 1.公安实习论文1.1 公安行政行为的概念 公安行政行为的上位概念是具体行政行为。目前,关于具体行政行为,运用最广也是最权威的定义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所作的解释,即“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单方行为”。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下位概念——公安行政行为,就是指公安机关依照行政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行政管理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所作的影响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并产生公安见习 论文一定公安行政法律后果的行为。它是指“公安机关在公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行政法规行使公安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单方行为”②。或者说,“公安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行政法律、法规或规章,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所作的特定的单方行为”。 1.1.2 公安行政行为的特征 第一,主体的特定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所做出的、以行政主体名义进行的行为”,④只有公安行政主体才能行使公安行政管理职权,而并非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作出公安行政行为。换言公安局实习报之,非公安行政主体的行为不能称为公安行政行为。因此,主体的特定性是公安行政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安行政主体主要包括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内部设置的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机构和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以及受公安机关委托执行公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和个人。第二,行为的单方性。公安机关在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作为行政主体,公安机关的地位优于相对人,它与公安行政相对人之间是建立在领导与被领导、指挥与被指挥、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强制与服从的关系之上的。因此公安机关作出公安行政行为,是国家单方面意志的体现,是单方行为,无需行为对象一方同意或接受。这种行为的单方性,是公安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公安双重行为混淆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有关公安行政诉讼的案件,一直以来都是法院受案的主流。以佛山市为例,1989年至2004年的15年间,佛山市两级人民法院共审理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1210件,其中公安行政诉讼案件就有 214 件,占整个受案数的 17.6%,位居受案类型的第二位。① 在公安行政诉讼案件中,有关双重行为争议的案件更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撰写此篇论文的过程中,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有关案件的资料,收集了近十年来全国先后发生的案例,据以对公安双重行为混淆的表现形式及危害做深入分析。② 2.1.1 借刑事侦查行为之名,行公安行政行为之实 所谓“借刑事侦查行为之名,行公安行政行为之实”,就是指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行为实质上是公安行政行为,却披上了刑事侦查行为的外衣。在此种情况下,行为实施主体往往并非出于刑事侦查目的,而是因为经济利益驱动或行政管理的需要。但由于刑事侦查行为在行为效果上比行政行为更具强制力,并且对刑事侦查行为的外部监督又要比对公安行政行为的监督更为薄弱。所以,行为主体往往隐瞒其真实目的,将实质上的公安行政行为以刑事侦查行为的名义作出,在实施行为时“选购”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并依照刑事程序进行。此类情况在实践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如方某在某县经营一家服装专卖店,1998 年 2 月 19 日,他与本县某服装公司签定了一份服装购销合同,价值 20 万元,并预先支付了 5 万元。后方某无力支付剩余款项,故向服装公司提出解除合同,未得到同意。服装公司仍按合同约定,将服装送到了方某的服装店,但方某实在无力支付剩余款项,事隔数日后,方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为由刑事拘留,公安机关还对其经营的服装店采取了查封措施,并催逼尽快付清所欠服装公司款项。该案是一起典型的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的案例,公安机关名义上是为了侦查方某的诈骗嫌疑,并依照刑事程序实施了拘留、查封等刑事侦查行为,但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催逼方某付清所欠服装公司的款项。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刑事侦查行为,但其实质是以行政强制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是越权的行政行为。 总而言之,“借刑事侦查行为之名,行公安行政行为之实”,实质上就是公安机关对侦查权的滥用,严重侵害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以媒体对之曝光最多,其遭受的批评也最多 3.1 公安双重行为的相似性 ......................................(13) 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