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综合型主观题-的法治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综合型主观题-的法治问题

综合型主观题·法治 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守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联何忧也!” ——《贞观政要》 材料四? 所谓“旨从内降”,就是犯罪案件,在三法司拟罪之前,已由锦衣卫拟罪请旨,或直接由君王授意如何拟罪。那么三法司的审判就是走形式而已,这样的话生杀予夺在于一人。 ——朱永嘉《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 材料五? 在清末新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三代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春秋时期面对这种变化,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3分) (2)概括材料二商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思想对秦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哪两种权威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有何不同?这种结果的变化说明什么?(5分) (4)材料五中法制改革的原因是“今昔情势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哪些情势不同。(2分) (1)从三代的以???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开始形成。(1分)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孔子认为应该以德治国。(2分) (2)以法治国,严刑峻法。(2分)这种法治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秦的强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过度的严刑峻法也是秦的暴政之一,给秦的灭亡埋下了伏笔。(3分) (3)皇权和法律冲突。(1分)材料三中唐初两者冲突的结果是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制约,而材料四中明朝两者冲突的结果是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2分)。这种结果的变化说明皇权得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2分) (4)近代西方法律传入的影响;清朝出现统治危机;近代经济活动的需要。(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一一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 (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 (4分) 材料二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一一《清官考辩》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4分) 材料三 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 一一摘自《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人民日报》1965年12月29日) (3)材料三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现象的?(2分)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2分) 材料四 美国1 787年宪法的奠基人麦迪逊曾说:如果是天使统治人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