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doc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
【摘要】 目的 对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 治疗 脊柱胸腰段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我科对11 例脊柱胸腰段结核患者,采取胸、腹膜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行Zplate内固定治疗。结果 11 例患者经过1.5~4年的随访,腰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植骨块全部融合,融合时间5~6个月,后凸角矫正8°~17°。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可较彻底清除病灶,有效椎管减压,部分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Anterior Focus Debridement ent of Thoracolumbar Tuberculo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erior focus debridement ent of thoracolumbar tuberculosis. Methods 11 patient bar tuberculosis ent bined bar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Results 11 cases 1 year and a half to 4 years. The lumbodorsal pain onths. The corrective angle of kyphosis ent ent of thoracolumbar tuberculosis. It can plete depression of spinal canal and correction of kyphosis partly and recover stability of spine. The patients can take exerise out of bed early.
Key bar tuberculosis; anterior; focus debridement; bone autograft; internal fixation
脊柱胸腰段结核发生后,病程长,易出现脊髓受压、脊柱后凸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通过胸、腹膜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11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 例,男7 例,女4 例;年龄均小于40 岁。4 例患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有典型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全身症状。10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发病部位:T12L1 5 例,T12 2 例,L1 1 例,L1~2 3 例。6 例有死骨及脓液、肉芽组织等从前面突入椎管,出现后凸畸形,Cobb角11°~24°。5 例患者有下肢不全瘫,按胥少汀等[1]下肢运动功能分级,C级1 例,D级1 例,E级3 例。
1.2 术前准备 4 例有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血沉均大于80 mm/h,经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或链霉素抗痨2个月后,血沉下降至小于40 mm/h。7 例胸片提示无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血沉为20~50 mm/h,按以上方案抗痨2周。3 例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 g/L,经多次输血后达到100 g/L。
1.3 方法 全身麻醉下,采用脊柱胸腰段胸、腹膜后入路。切开皮肤、浅深筋膜,根据病灶部位切断背阔肌、腹外斜肌和后下锯肌。在骶棘肌中外1/3交界处纵形切开,切除T12肋骨,根据暴露需要切除T11部分肋骨。切开椎体侧方骨膜,骨膜下剥离,暴露椎体侧面。沿第12肋骨床上缘部分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将膈肌和壁胸膜向前上推开,切断膈肌角。找到椎旁脓肿,将脓液吸出,暴露病灶,吸净残余脓液。清除坏死骨、肉芽组织和病椎上、下椎间盘,行椎管减压。在固定椎拧入椎体后方螺栓,用撑开钳撑开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植入骨块,(植骨块有5 例采用取下的T12、T11肋,6 例采用自体髂骨)。安放钢板,将螺母旋入螺栓上,用加压钳加压植骨块后,拧紧螺母固定。然后通过钢板拧入椎体前方螺丝钉固定。伤口内放链霉素1.0 g、异烟肼0.3 g,置负压引流管1根。
1.4 术后处理 按术前方案进行抗痨治疗,3个月后改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抗痨1~1.5年。3~4周后患者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支具配带6~7个月。
2 结果
手术时间4~5 h,术中出血1 200~1 300 mL,手术当天1 例患者发生血气胸,1 例患者腰动脉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