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docVIP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doc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 ——以北魏和桓诞、田益宗合作为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汉、江淮地区的蛮族,表现得极为活跃。据《魏书·蛮传》:“(蛮)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蛮)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又据《南齐书·蛮传》:“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可知蛮族的分布十分广泛,而且它自西晋末年以来,大规模北迁从而大量分布于“东连寿春、西通上洛”的南北政权交接地区即本文所谓“中间地带”①。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二十年后,又因刘宋泰始之乱而占淮北及豫州淮西之地。北魏为巩固黄河以南地区而不断拓展南疆,南北争夺的中间地带,南移至义阳淮水一线,这一线的中、西部正是蛮族聚居之地,北魏与蛮族的合作遂成为南北政权争夺中间地带的重要一章。众所周知,南朝蛮人北附(北叛)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仅据《魏书·蛮传》统计,自延兴二年(472年)至正光(520—525年)中,南朝境内的蛮族就有十三次蛮民附魏,总数约有八十万余人。②笔者拟就桓诞,田益宗两个著名蛮族首领北附并与北魏政权的合作进行个案 分析 。 一 《魏书·蛮传》云:“延兴(471—475年)中③,大阳蛮酋桓诞拥沔水以北,滍、叶以南八万余落,遣使北属。高祖嘉之,拜诞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听自选郡县。”据《魏书·韦珍传》,桓诞归附时,魏廷派韦珍为使,“与诞招慰蛮左。珍自悬瓠西入三百余里,至桐柏山,穷淮源,宣扬恩泽,莫不降附。……凡所招降七万余户,置郡县而还”。桐柏山地毗邻东荆州治所沘阳(今河南泌阳),看来,桓、韦深入桐柏山蛮区,置郡设县,在于扩大对蛮区的控制与统治。 ———————— ①本文的“中间地带’’是指南北政权之间相互争夺与对峙的地带。关于“中间地带”概念比较详细的沦述,请参阅拙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间地带略论》,载《江汉论坛》2000年第3期。 ②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史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③据《魏书·高祖纪上》,桓诞附魏在魏延兴二年(472年)正月。 北魏之所以接纳桓诞并予以厚待,是因为:(一)北魏统治重心转向黄河以南地区,南北中间地带转移到汉水、淮水流域;(二)生活在汉水、淮水流域的蛮人,或是由逃避南方政权征伐而来,或只是受南朝羁縻,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南朝统治系统之外。且蛮人“暴悍好寇贼”①、“勇敢自立”②,是不可轻视的准军事力量;(三)居于南北交界处的蛮首,统辖的部众有多少之别,控制的地域有大小之分,然而他们在自己控制的区域内有熟悉地形,拥有一定人力物力等有利条件。如果得到蛮族首领的支持,北魏将更容易地打通南下的孔道。这样,蛮人成了北魏不得不关注的对象,选择怎样的方式与蛮族合作是摆在北魏统治者面前的现实 问题 。 桓诞附魏后,魏延对他宠以官爵,听其自选郡县长吏,给予桓氏一定的自治权力。北魏的意图是,利用桓诞及其蛮民对南朝实施侵扰,从设“东荆州”于中间地带,拜桓诞为“征南将军”即可见知。而桓诞也有意利用北魏的 政治 和军事支持,加强他在蛮族中的统治地位。 “蛮虏协谋,志扰边服”③,桓诞与北魏的合作给南朝带来严重的威胁。《宋书·索虏传》:“(宋)泰豫元年(472年),虏狭石镇主白虎公,安阳镇主莫索公,贞阳镇主鹅落生,襄阳王桓天生(桓诞)等,引山蛮马步二万余人,攻围义阳县义阳戍。”又魏太和四年(480年),大军伐南朝齐,“(桓)诞请为前驱,乃授使持节、南征西道大都督,讨义阳”④。《南齐书·魏虏传》载,该年魏昌黎王冯莎兵向齐司州(治义阳),桓诞声称蛮人皆将响应。当冯莎军进至淮滨,诸蛮却无所反应,使冯氏失望而退。义阳一带的蛮人不予响应,说明桓氏对这一地区的 影响 力和号召力是有限的。从另一角度言,义阳为南朝抵御魏军南下的重要据点,桓诞积极鼓动北魏军队攻击司州,或许是希望借助北魏声威以加强他在义阳一带蛮人中的影响,可惜没有达到目的。 《南齐书·陈显达传》载,永明五年(487年),“荒人桓天生自称桓玄宗族,与雍、司二州界蛮、虏相扇动,据南阳故城”。南阳盆地为战略要区,关系南北战局。桓诞借助雍、司二州蛮的力量,得以占据南阳故城,大大震撼了南朝。萧齐面对如此严峻形势,“遣丹阳尹萧景先出平阳,护军将军陈显达出宛、叶”⑤。陈显达出宛、叶,抗击桓诞。萧景先出平阳,则是为了防止北魏军故伎重演,趁机进犯义阳。据《南齐书·萧景先传》,萧景先到义阳后,“屯军城北,百姓乃安”。通过努力,萧齐最终挫败了桓诞的攻势,稳定了南朝疆界。 ———————— ①《南齐书》卷五八《蛮传)。 ②《隋书》卷三一《地理下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