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风俗文化的交流.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蕃风俗文化的交流.doc

  唐蕃风俗文化的交流 第十节风俗文化的交流 一、马球 吐蕃马球盛行,唐太宗时已传入长安,由是成为汉地深受欢迎的 体育 运动。 《封氏闻见记》记载过汉藏球手在长安比赛马球的经过。当时唐朝皇帝及文武大臣均临场观看,尚未继位的唐玄宗也亲自驰马参赛,场景极为热烈壮观。据该书载,早自唐太宗时吐蕃马球已传入长安,“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即吐蕃人)好为打球,欲令朕见此,胡疑朕爱此,骋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宜容易,朕已焚此球以自诫。”这说明吐蕃人常在长安街内打马球,而唐太宗已经令人学会,观看过吐蕃赛球,还曾受到吐蕃人打球邀请的。只因他身居皇位,故表示不宜沉溺于马球之戏。既然皇帝已悉马球之技,其群臣岂能不学,从中宗公开提倡赛球,并已组成汉人组成的马球队,而他自己的技术也身手不凡,可知马球已遍及长安。 《封氏闻见记》详载了中宗观汉藏马球赛的情况:“景龙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上令仗内试之,决数都,吐蕃皆胜。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附马杨慎交、武延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其都尚赞咄,犹此仆射也。中宗甚悦,赐强明绢数百段。学士沈佺期、武平一等皆献诗。”③唐诗记此事:“侧身转臂看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又说:“击鞠(即球)由来岂作禧,不忘鞍马是神机,牵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球一点飞。”蔡孚亦为诗云:“金键玉凿千金地,宝仗雕文七宝球。”④在唐宫廷中打马球成为当时的 时尚 ,连贵为天子的皇帝也积极参与,下场比赛,就可知其 影响 之深刻了。诗人杨巨源的《观打球有作》诗,如此描绘打球情景: 亲扫球场如砥平,玉勒回时霑赤汗, 龙骧骤马晓光晴。花鬃分处拂红缨。 入门百拜瞻雄势,欲令四海氛烟静。 动地三军唱好声。杖底纤尘不敢生。 马球之球藏语谓之“波罗”,唐代所谓之“金颇罗”当时指此而言。马球在汉地直传到明代,同时也传至国外。欧美及阿拉伯语称“球”为“颇罗”,均源自藏??。对此,阴法鲁教授已于20世纪50年代着文做过详考①。马球后来被唐朝做为训练骑兵的“军中常戏”,因而“虽不能废”。1972年在乾干陵发掘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墓,其墓道西壁上即绘有完好的彩色马球比赛图,可知吐蕃马球戏在汉地影响之深。遗憾的是,不知何因,西藏的马球术后来竟失传了,国内仅蒙古族尚存此技。 吐蕃另有“骑马之戏”,在长安也受到皇室官员的赞赏,此“骑马之戏”似即马术。桑耶寺落成时举行过盛典,其间即有精彩马术表演。据《全唐诗》载:“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②。 ③唐封演著《封氏闻见记》,卷六,第2至5页,打球。 ④按:马球手乘马,手持球仗(即宝仗),驰击用革或木所做之球,球上涂色雕纹,谓之“七宝球”。 ①阴法鲁《唐代西藏马球戏传入长安》,载《 历史 研究 》,1959年6月号,第41至43页。 ②《全唐诗》卷2。 二、饮食习俗 1、饮茶 饮茶喝酒茫是汉藏族共同爱好的生活习俗。茶叶及饮茶在汉地早已有之,藏语中的“茶”是汉语译音。虽然藏文典籍对茶叶何时传入藏地有各种说法,但对它的描述均十分生动。 据《汉藏史集》说,茶叶在藏地的出现始于吐蕃赞普都松芒保杰(676~704)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故事说都松芒保杰害了一场重病,当时吐蕃没有很高明的医生,赞普只能调剂饮食,注意休养。有一天,王宫屋顶的栏杆上飞来一只美丽的小鸟,口衔一根树枝,树枝上有几片叶子。开始赞普并未留意,翌日旭日东升,小鸟又来婉啭啼叫,于是赞普命人将小鸟口中的树枝拿来榻上,竟是一种藏地没见过的树,摘一树叶入口品尝,顿觉清香袭人,煮沸饮用,更是浓香入心,精神也大好了。于是,赞普命人去寻找这能治病养身的树。吐蕃的臣民们四散去找,其中一个忠于赞普一心想着赞普早日康复的大臣,在汉藏边境的汉地看见了这种树。可是,有一条河挡着他的去路,便淌过河采得一捆茶树枝。后来又来一只白色母鹿为他引路,跋山涉水,来到赞普王宫,赞普用树叶疗养病体,果然大获效益。这便是茶传入吐蕃的来历③。 吐蕃赞普颇喜饮茶。自731年唐蕃会盟设立“茶马互市”于赤岭后,汉地茶叶开始大量传入到藏区,成为吐蕃人民不可缺少的饮料。吐蕃赞普喜好收藏汉地名茶,还派称为“汉地五茶商”的商人负责唐蕃之间的茶叶贸易。 汉籍《唐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手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靳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④。 传说茶叶与藏族语言学的 发展 也有一定联系。《汉藏史集》又说,屯弥桑布札去印度 学习 创制文字。印度文字元音有16个,辅音有34个,虽然都能发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