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树造林对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doc
植树造林对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
植树造林对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
1.水土流失的危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种植其离不开土地,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而水土流失其顾名思义就是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沃程度的不断下降,一般而言其首先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水土流失造成的是区域的荒漠化,带来的是耕田面积的不断下降以及土地的冲毁。同时,过度的水土流失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生态的失衡,由于土壤本身表面的植被的消失,造成了土壤自身更加的脆弱,由此进一步增加了洪涝灾害以及相应次生灾害发生几率的增加。因此,水土流失本身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区域人们生活安居乐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会加剧我国当下许多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荒漠化进程,造成其耕地面积的显著减少以及土地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
2.植树造林在控制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2.1减少污染 从污染的组成而言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噪声污染,另一部分则是垃圾污染。其中噪声污染主要指85分贝以上的声音,若一个人长期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其耳聋的发生几率要比常人高出3-5倍。而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可以较好的阻隔声音传播的强度,从而降低声音的分贝。而垃圾污染则主要包括了生活中的各类固体垃圾以及漂浮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而树木本身的枝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显示,每667平方米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
2.2净化空气 树木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吸入二氧化碳后释放出氧气,同时还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增强了空气中的含氧量,对于我们的血液循环以及抵抗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在高负氧离子环境本文由.L.收集整理状态下生存,人们的年龄要比一般状态下人高出3-5岁,患病几率要减少20%-25%。同时,平均每667平方米树木每天能够吸收67千克的二氧化碳,并在此基础上释放出49千克的氧气。
2.3防风固沙 植被本身拥有发达的根系,这些根系能够借助于自身的根部力量,保证土壤本身的牢固性,同时树木植被本身可以减少风沙的流动,从而阻隔了风沙对于城市以及农田的破坏。因此,我国近年来在北方一带建立了大批的防护林,其目的就是防风固沙,降低以及减少西北方风沙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城市的影响,减少城市沙尘暴的发生几率,最大限度的保证风沙影响区及城市环境的整洁。根据国内学者的测算,若有多道防护林来阻挡狂风则可以降低风力的80%左右。
3.植树造林的方法
我国目前各地区也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植树造林的活动,整体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植树造林的方法不得当,没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的植树造林的规划,从而制约了植树造林本身控制水土流失作用的发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植树造林经验,目前普遍采用也是效果较好的植树造林方法包括:
3.1分殖造林
所谓分殖造林是以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植的造林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树苗本身不同的器官进行针对性的扦插以及种植,由此最大限度的保证以及提升了其利用效率,并且种植之后的存活率也较高,是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植树造林方式之一。其主要的种植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3.1.1插条造林
这主要是以树木的枝条作插穗,直接扦插到造林地上的方法。一般选择中、壮年优良母树上1~2年生枝条或1~2年生的苗干。主要是考虑到其自身的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存活率较高。其中,干旱砂地必须深插,要求较长的插穗。地下水位较高,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可浅插,插穗可短些。并且,在插条的选择中应该尽可能的选择长度较长的,新嫩芽由此可以更好地保证其存活率。
3.1.2分根造林
凡根系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又可用根插育苗的树种。由于根系自身的存活率较高,因此采用分根造林其不仅仅成本较低,同时也能够使用各类条件,局限性较小,容易存活。目前可采用这一方法的植被包括:香椿、刺槐、楸树、漆树、泡桐等。具体作法是将长约15~20厘米的根穗倾斜地或垂直地插入土中,上端微露或用薄土封住切口,以利成活。
3.1.3插干造林
这一方法主要是将大苗的苗干直接扦插到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其更多的是应用在干旱地区,由于这一区域水源紧缺,因此通过深插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树木根系能够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补充。目前采用这一方式的植被主要由杨树与柳树。插干较长,一般在2~3.5米以上。同时,在插干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躯干部进行合理的湿润处理,让其尽可能的获得充足的水分之后,进一步插干。
3.2栽植造林
栽植造林的具体措施是将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材料来进行栽植。一般而言,将已经在苗圃培育好的树苗进行移植,从而能够迅速保证其在短时间内发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