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继电保护课设)要点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题 目 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
学院名称 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职 称 教授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5年1月5日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原始资料
网络接线如附图所示;
网络中,各线路均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作为主保护,变压器均采用纵差动作为主保护,变压器均为Y/△-11接线;
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3×40MW,最小发电容量为2×40MW(发变组停运);
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
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85s;
110KV短路器均采用DW2-110型断路器,跳闸时间为0.05-0.08s;
线路AB,BC,AD,CD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50A,70A,230A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Kzqd=1.5;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t=0.5s;
线路的正负序电抗为x1=x2=0.4Ω/km,x0=3.5x1,Φd=700;
10.电压互感器的变比nyh=110,000/100;
11.其他参数如图所示。
二、设计内容
1、建立电力系统设备参数表;
2、绘制电力系统各相序阻抗图;
3、确定保护整定计算所需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4、进行电力系统中潮流及各点的短路计算;
5、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原理图、仿真图等〕:说明书一份,其中含短路电流计算、整定计算、校验,同时,进行距离保护与零序保护的整定与校验,最后用AutoCAD画出保护配置图。3.主要参考文献:[1]吕继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原理.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9
[2]陈永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孙国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1996
[5]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上、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社,2002
[6]冯炳阳.输电设备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戈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8]曹绳敏.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9]黄其励.电力工程师手册(上、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10]周文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号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12016.1.4布置任务,教师讲解设计方法及要求2 2016.1.5-2016.1.19进行各种保护计算32016.1.20-2016.1.23检验并写说明书,小组讨论4 答辩主指导教师盛义发日期: 年 月 日
PAGE \* MERGEFORMAT
摘 要:本设计以110KV线路继电保护为例,建立了电力系统设备参数表绘制电力系统各相序阻抗图,确定了保护整定计算所需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力系统中潮流及各点进行短路计算,并对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
关键词:继电保护、最大运行方式、距离保护、110KV线路继电保护
PAGE \* MERGEFORMAT I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41347722 1 引言 PAGEREF _Toc441347722 \h 1
HYPERLINK \l _Toc441347723 2 设计资料分析与参数计算 PAGEREF _Toc441347723 \h 2
HYPERLINK \l _Toc441347724 2.1 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确定 PAGEREF _Toc441347724 \h 2
HYPERLINK \l _Toc441347725 2.2 参数分析及计算 PAGEREF _Toc4413477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2箱线图要点.ppt
- 分散控制系统组态设计及开发教程.docx
- 分析化学.DOC.教程.doc
- 分析仪器基本知识教程.docx
- 11.1_面对经济全球化要点.ppt
- 11.2固体、液体和气体要点.doc
- 11.5.1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要点.ppt
- 分析课程设计教程.docx
- 11.2让友谊之树常青要点.pptx
- 分离单元一季一赛03教程.doc
- 纽约州立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pdf
- 氟尿嘧啶专着3241 fluorouracil cream3240.pdf
- 讲稿讲稿专着碘iobenguane 123 injection3517.pdf
- 案例电话传真2261uk.pdf
- 分析文凭计划bi programa del elistama dutch paper 1 hl markscheme.pdf
- 小提琴ii192二幕一场分谱-23 violin.pdf
- 详解介绍2005ifla-筑空间winners.pdf
- 已知芦苇数量天空望远镜sky amp telescope.pdf
- 内容学生xunan yan id bhp billitonmy ass 1屁股.pdf
- 门罗双脑同步技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