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愤》教学设计(修改1)
PAGE \* MERGEFORMAT 5
以“气”为辩,感“愤”何来
——《书愤》教学设计(详案)
长沙市一中 王正印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通过对陆游的经历介绍,品析诗句意象,读懂他的“愤”;
通过对陆游大业未成、壮志未成的“愤”的解读,对陆游更深入了解;
激起学生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陆游的愤是什么?为什么会生恨?
诗歌中意象的解读,对陆游生平经历的介绍。
教学难点:
如何读懂陆游的“愤”。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这样评价他。庄子,确实守住了清静无浊、没有丝毫铜臭气的“月亮”。我想在南宋昏聩的朝堂中,陆游也是这么一棵在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他守住了民族的气节和文人应有的骨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书愤》,看看他是如何在黑夜中独自承受那份沉沉的气节的。(课前板书:书愤)
缝补记忆,知人论世
对于陆游,我们其实已不在陌生,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示儿》(齐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在临终前嘱咐儿子的话,饱含着他一生渴盼国家统一但未就的心愿,流露出对山河破碎、乾坤未定的无尽悲愤。
我们本单元的标题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既要以自我经验去体会诗歌,又要通过对诗人的了解去品析诗歌。课前已让大家对陆游做了了解,哪位同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陆游?
明确:
陆游出身在一个“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中,优越的出身,不仅没有带给他安逸的享受,反而是奔逃的辛酸,在他出身第二年,就经历了宋朝的奇耻大辱——“靖康之难”,跟随家人东奔西藏,目睹金人铁蹄践踏生灵,染指中原,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暗暗攥紧雪耻的拳头,在心中发下宏愿:扫胡尘、靖国难。退隐的父亲,没有留给他万贯家财,更没有爵位侯名,留给他的只有心忧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和矢志恢复???原的壮志豪情,在黑夜中他独步吟咏: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热情,他投身仕途,可他的路注定是举步维艰的,在第一次的科举中,他就深切体悟到了朝廷的昏聩和世事的艰难,因为名列当朝宰相秦桧孙子之前,他被无情除名。此后的仕途,也多为不顺,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他的一生由山阴到临川,从临川到四川,他的足迹遍布江南各地,他用脚步丈量着大好的河山,也在丈量着自己的豪情壮志,可是现实每每带给他的,是无尽的失意和沧桑的泪水,他走倦了,也走累了,他回到了乡野,回到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地方,但的那颗悲愤的心未变。公元1210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间,这一年85的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憾恨,离开了人世。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学生试读,同学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注意地方:“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我曾经在读的时候将“山”读成了“丘”,成了“中原北望气如丘”,这样可以吗?(明确:丘与山相比较,实在是太小,不能将诗人心中的博大情怀和宏大气概展现出来。而山的形象更显高大,还有延绵不绝,纵横万里的气势,这恰与诗人心中翻滚的情怀相一致,能够体现这份情怀的厚重、博大与绵延不绝。所以,山字要重读,读成升调,突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是写什么?打战,哪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以“气”为辩,感“愤”何来
(一)以“气”生疑,初探诗情
1.我们刚才在读“气如山”的时候,注意到陆游的心中萦绕着一股如山一般厚重、延绵不绝的“气”,哪这股“气”到底是什么?我们有同学注意到书下注释二给我们的解释: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以这种理解“气”就是“豪气”,哪还有其他的理解的吗?(世界从来都是因不同而美丽,哪位同学还有独到的解读吗?)(设想回答:根据标题这种“气”可能是“愤气”或“愤恨”)尽信书不如无书,咱们同学的思考很有益,关于陆游这首诗中的“气如山”曾经有很多争议。甚至我们的语文教材对于“气”的注解也有改变。翻阅文献资料,关于“气”主要有两种理解:其一,理解为“愤恨”“悲愤”。游国恩、李易选注《陆游诗选》注解是:“言北望中原,失地未复,自己胸中愤恨之气郁积如山”;人民教育出版社原高中教材对“气如山”的注解是:“积愤如山之重。诗人目睹北方大片山河被金人占领,而南宋王朝不图恢复,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