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君主专制
明朝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什么? 阅读课本归纳: (2)明太祖政制改革采取了哪些做法?【措施】 明朝初年,胡惟庸做宰相后,权倾朝野。他生杀予夺,骄恣擅权。不仅毒死了明太祖器重的谋士刘基,还僭用皇帝专有的装饰,连呈送给皇帝的奏章他也要先过目。凡是对自己不利的奏章一律扣留。胡惟庸的恣意妄为向皇权提出了及极大挑战,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页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的名字有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刘罗锅” B.宰相制度早在明朝已废除,所以电视剧名 会误导群众 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内阁是皇帝的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升降、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缩小 *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朱元璋废丞相 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③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1)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原因】 ①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 ; ②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③明确宣布成为定制 废丞相,权分六部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意义】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丞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君权与相权为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明太祖与奏章(2005上海试题)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这则材料反映出废除宰相后出现了什么问题? 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2、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对皇权没有制约作用 对皇权作用 职权 地位 不 同 点 相似点 内阁制 丞相制 丞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内侍机构,不能统帅百官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皇权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时期)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2)意义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2、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①原因 (1)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2)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3)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4)为防止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丞相,明朝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②特点 ③意义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设立军机处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二、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