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68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68例.doc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68例 作者:徐鸿涛 杜炳军 张德发 【关键词】 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无菌性炎症。1999年1月以来,笔者通过针刺、推拿、药物热敷为主综合 治疗 此病68例,并结合运动、肩部组织解剖和病灶特点进行选穴,疗效满意。现 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周疼痛、压痛、多方向活动受限,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男31例,女37例,年龄43~76岁,病程2周~8个月,平均4.25个月;左侧26例,右侧42例。   1.2 治疗 方法   1.2.1 取穴 以祖国医学经筋 理论 和以痛为腧原则为指导,先进行运动检查,即患肩先主动和被动做屈伸、上举、外展、旋内、旋外等不同动作。在此动作下,医者参照肩关节局部组织结构解剖及病灶特点用拇指在肩前面、后面及外侧面寻找疼痛最集中、敏感点作为治疗用穴。此处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每个患者都能在2~3个面探及这样的点,肩前主要为喙突外缘和下缘的肱二头肌短头、胸小肌、喙肱韧带起止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经行之结节间沟;肩外主要在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肩穴或其下2cm处,其浅部为三角肌,深部为冈上肌肌腱止点;肩后则为肩贞穴上1~1.5寸处关节盂后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起止点及与小圆肌相交处,这些都是肩周炎主要痛点和粘连点。   1.2.2 操作 根据部位深浅选择1.5~3寸毫针直刺达骨面后略提1~2mm运针至酸胀明显,得气后用G6805电针仪1~2组输出连续波舒适量,患部TDP照射30min,温热量。肩部针刺结束后,手法按摩放松肩部5min,然后点、按、揉、弹拨10min。按摩结束后,条口透承山,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性勉力做患手搭对肩、后伸内旋、划圈、爬墙动作共10min,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上述功能锻炼。以上方法针刺、电针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3天。   1.2.3 中药热敷 药物组成:川断25g,透骨草25g,木瓜30g,伸筋草25g,桂枝25g,川芎25g,桃仁20g,红花25g,木通25g,桑寄生25g,骨碎补25g,上药共为末,装布袋后,上屉蒸30min,然后在药袋上掸酒、醋各1汤匙,晚上睡前热敷肩部,患肩潮红微汗为止。如达不到这种效果,可重复蒸、热敷。注意敷完直接盖被睡觉,千万不可受凉。每晚1次,连续热敷10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观察   1.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3.2 治疗 结果 治愈46例,显效1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8.5%。随访24个月,复发3例,复发率4.4%。    2 讨论   治疗肩周炎主要解决疼痛与粘连,综合疗法是治疗肩周炎的趋势,疗效明显,好于单一疗法。针灸治疗在于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效应,从而达到止痛、吸收炎症、松解粘连之功。实验 研究 显示电针有良好的外周镇痛作用,机制在于提高痛阈,促进炎症组织致痛物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减少,而镇痛物质如β-内啡肽、亮脑啡肽等增加。临床中应重视肩部组织结构的解剖和病灶特点,并结合运动,有利于找到主要的致痛粘连点,从而有效地针对性治疗。TDP照射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达到消炎止痛目的,还可以对针体加热并透患处加强针刺效应,产生类温针灸作用。按摩可以松解粘连、促进炎症吸收。药物热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晚间热敷有利于治疗的连续进行。   针灸取穴法以祖国医学经筋 理论 和以痛为腧原则为指导。肩部是手三阴三阳经筋结聚之所,经筋病则使肩痛活动不利,如《灵枢#12539;经筋》所述“(手太阴经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手阳明经筋)其痛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手太阳经筋)其痛小指支……腋下痛、腋后廉痛……”。而这些结筋病灶点与解剖学有关,肌腱、韧带抵止点大都吻合。结合前述运动和局部解剖等特点,就能更准确探及病灶点。此病据其病因病理属“筋痹”范畴,以理气活血、舒筋止痛为原则。《素问#12539;长刺节论》所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灵枢#12539;官针》所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均肯定了刺筋对筋痹的良效。条口透承山为肩周炎经验用穴,强刺激并令患者勉力做患肩关节活动可进一步活血舒筋松解粘连。   通过治疗 总结 ,笔者认为对肩周炎的治疗应提倡综合治疗,针刺治疗应重视经筋理论与运动及肩部组织结构和解剖特点相结合,重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