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物质民俗
第三讲 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包括: 物质生活民俗和物质生产民俗 1、物质民俗是人们在为了生存发展所进行的物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2、有形的物质民俗中凝聚着特定的民族心理、民俗意味。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定义:主要指人与自然发生关系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物质文化事项. 内容:农业生产民俗 牧业生产民俗 渔业生产民俗 采集与狩猎民俗 工匠生产民俗 商业交易习俗 第一节 农业生产民俗 一是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二是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三是卜农事丰歉、祗福、禳灾的习俗 四是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 五是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六是农业生产过程习俗 七是农业娱乐习俗 一 把握耕作时序与节令的习俗 耕作原则: 不违农时;因地制宜 二 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江苏农谚 若霜降前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前一日霜止;霜降后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后一日霜止。五日十日而往,前后同占,欲出殃苗,必待霜止,每岁推验,若合符节。 ——杨慎《升庵外集》 三、卜丰歉,禳灾害的习俗 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历代统治者和广大农民都在年关节令更替的时刻,形成占卜农时丰歉,祈求免除灾害,避祸得福的习俗. 例:正月二十、二十五的”添(填)仓节” 四、农业禁忌习俗 形成原因: 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 春节是集中的祭祀期。 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 例:宁远民俗: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除风灾; 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 避春雷习俗 五 祭祀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这是原始宗教观念在农业生产中的反映,人们期望通过这类原始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 如祭天,祭祖,祭山川,祭祀后稷,神农等 六 农业生产过程的习俗 内容:农具的制作与使用 记述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具体情景和体验 作用: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知识 是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曲辕犁 牛拉 人驾 锄 耙子 耧播(一平二净眼观三;紧三慢三猛一颠) 七、农业娱乐习俗 这一习俗是来源劳动实践也伴随生产活动自然形成娱神娱人的具有文娱性质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有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创作;有的是在丰收以后节庆时表演。 例如:薅草锣鼓 早早起 雾沉沉 层层浓雾不见人; 东方一朵红云起 西方一朵紫云腾; 红云起 紫云腾 满天白雾变红雾; 红云映红山和水 太阳照着唱歌人; 锣声惊得河水响 鼓声震得山谷鸣; 百鸟惊得满天飞 野兽惊得藏山林; 唱得天地多晴朗 唱得日月放光明; 土司不敢收歌税 三天不敢开衙门; 魔鬼听了打颤颤 谷神听了喜盈盈 第二节 采集、狩猎生产习俗 一 采集民俗 1 形成:采集,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多种多样的野生植物,在特定的季节采摘山菜、山果、药材等,俗称”土特产”,”山货”. 2 采集习俗的发展:由单纯采得食物的目的,向更广泛的经济收益方面发展. 3 地方特产的采集:江蘑(张家口),台蘑(五台山) 东北乌拉草的采集 人参的采集及特有的采参习俗 二、狩猎民俗 1 形成:狩猎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野生动物,通过对兽类,鸟类,爬虫类的猎取,或者食用,或者将皮毛加工,来为人类生活服务. 2 狩猎习俗古代形态形成的特点: (1)掌握了狩猎工具 (2)集体围猎 (3)创造了捕猎方法和技巧 (4)用火来围猎或熟食兽肉 鄂温克族狩猎工具 鹿哨、桦树皮船和枪 3 狩猎的目的 食用目的 经济目的:利用皮毛或药用 4 为经济目的而进行的几种狩猎: (1)猎鹿习俗 大多采用”诱捕法”,其一是”哨鹿”,学鹿鸣声以引捕鹿群;其二是”盐诱”,将盐撒在鹿经过的路上以引诱鹿群. (2)猎熊习俗 熊浑身是宝,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身体强大,对人类有一定的威胁性,有些民族就将它当作”祖先神”,形成了一套对熊的信仰习俗. 5、在狩猎活动中还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狩猎禁忌。 第三节 游牧习俗 一 草原牧区 1 地理范围: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内蒙高原,祁连山和青藏高 原 2 主要牲畜:牛,马,羊,骆驼等 3 放牧方式:逐水草而放——走敖特尔习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