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 考向01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含解析)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 考向01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含解析)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等。
(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义。例如:“甘”。《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
(3)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如: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之名,后来扩大到河流的通名。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1)词义的表示范围的缩小。例如:“禽”。原是飞禽走兽的总称。《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这里的“禽”,显然是古义。今义的“禽”,词义范围缩小为专指鸟类。如“家禽”、“飞禽”。
(2)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肃劝权如瑜还。”即“劝说”之意。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3.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4.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这些,都是典型的词义转移现象。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如:“币”,古义指礼物。“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如:“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30.doc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32.doc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34.doc
- 面部抽动的外科治疗方法.ppt
- 极简主义代表人物.ppt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31.doc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33.doc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36.doc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35.doc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6.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 考向02文言翻译与断句(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 考向03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1 诗歌鉴赏 考向01鉴赏诗歌的形象和鉴赏诗歌的语言(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1 诗歌鉴赏 考向02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09 图文转换(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2 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4 散文阅读 考向0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4 散文阅读 考向02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散文思路、分析特殊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5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4 散文阅读 考向03鉴赏散文中的形象、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文本探究(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