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淀区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教程
海淀区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14年4月29日,中国“南非年”在北京开幕。图1为南非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开幕日后一个月内( )
A. 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B. 北京、开普敦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减小
C. 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缩小 D.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2.南非( )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广阔 B. 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 西南沿海夏季多雨,利于农耕 D. 西海岸寒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百度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图2为2015年2月16日(腊月二十八)12时百度迁徙地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百度迁徙地图( )
A. 数据收集应用了RS和GPS技术 B. 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
C. 利用虚拟技术可预测人口流动方向 D. 可进行交通方式选择与行程规划
4.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 B. 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
C. 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D. 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
能源是2014年APEC《北京宣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图3为中国部分地区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有效风功率密度可表示风能资源的大小)。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
A. 甲地受地形影响,为风能低值区 B. 乙地受极地东风影响,为风能高值区
C. 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 风能最佳利用季节是夏季和秋季
6.与火力发电相比,风能发电具有的特点是 ( )
A. 技术要求低,便于推广 B. 连续性强,发电量稳定
C. 能量分散,设备占地广 D. 清洁环保,建设成本低
读图4等值线示意图,回答第7-9题。
P
7.若等值线为中纬度地区海平面等压线,且数值abc,则( ? )
A. P区域盛行下沉气流,阴雨天气 B. ①、②两地风向相反、风速相同
C. PN、PM沿线附近易形成降水天气 D. 夏季出现时,被称为台风或飓风
8.若等值线为山地等温线,且数值abc,则( ? )
A. 等温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 B. P区域海拔高,获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C. ①、②两地气温相同、降水量相同 D. PN、PM沿线易遭受泥石流、山洪等灾害
9.若等值线为城市土地等地租线,且数值abc,则( ? )
A. P区域是工业园区或中心商务区 B. 城市向N方向扩展速度最快
C. PN、PM可表示城市重要交通干线 D. P区向外对住宅区吸引力逐渐提高
图5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下沉式窑院 - 黄土土质黏重 B. ②房屋高架 - 风暴海啸多发
C. ③墙厚窗小 - 炎热干燥光照强 D. ④顶尖坡陡 - 森林资源丰富
11.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
A. 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B. 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
C.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D. 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的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因此羊言为“善”;羊的性情温和驯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2.互联网时代,年俗文化也在变化。春节期间的微信“抢红包”把传统年俗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引发了人们对“红包文化”的进一步关注。这说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②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互联网发展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 ?? ④互联网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这句话强调了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要重视发挥实践作用 ②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③文明在批判中继承,要承认发展的曲折性 ④文明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