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医外科学讲义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docVIP

10中医外科学讲义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中医外科学讲义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第十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发生于人体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简称为“性病”。   【本章学习方法】   通过图片记忆皮损特点 第一节 概论   【考试重点】   皮肤病的病因病机、皮损的辨证、外用药物的剂型及使用原则   1.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和肝肾亏损。其病机主要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化热、伤阴等。   2.皮肤病的原发性及继发性皮损   (1)原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   (2)继发性皮损: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   3.外用药剂型及使用原则   外用药物的剂型有溶液、粉剂(又名散剂)、洗剂(又名混悬剂、悬垂剂)、酊剂、油剂、软膏等。使用原则是要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   ①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若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   ②若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   ③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   ④皮肤炎症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并可参照下表外用药物剂型选择用药。   外用药物剂型选择应用表 皮肤损害 选用剂型 皮肤损害 选用剂型 斑 洗剂、软膏 痂 油剂、软膏 丘疹 洗剂 抓痕 洗剂 水疱 粉剂、洗剂 鳞屑 油剂、软膏 脓疱 粉剂、洗剂 靡烂 溶液湿敷(用于渗液多); 洗 剂(用于渗液少) 结节 软膏 皲裂 软膏 风团 洗剂 苔藓样变 软膏   (2)注意控制感染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 第二节 热疮   【考试重点】   热疮的皮损特点及治疗   1.热疮的含义和特点   热疮是发热后或高热过程中在皮肤黏膜交界处所发生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高热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如感冒、猩红热、疟疾等。好发于口唇、鼻孔周围、面颊、外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其特点有:   ①皮损为成群的水疱,有的互相融合;   ②多在1周后痊愈,易于复发。      2.病因病机   (1)外感风温热毒,阻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   (2)肝经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疮;   (3)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   发热、受凉、日晒、月经来潮、妊娠、肠胃功能障碍等常为诱发因素。   3.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解毒养阴为主要治法。初发以清热解毒治之;反复发作者扶正祛邪并治。 第三节 蛇串疮   【考试重点】   蛇串疮的含义与特点   1.蛇串疮的概念与特点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亦称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其特点是有:   (1)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   (2)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3)局部刺痛,或伴臖核肿大;   (4)好发于春秋季节,四季皆有;   (5)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   (6)好发于胸胁部。      2.蛇串疮的辨证论治   (1)治疗原则:初期清热利湿,后期活血通络止痛。   (2)辨证分型:   ①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等。   ②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消肿。除湿胃苓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理气活廊,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第四节 疣   【考试重点】   各类疣的特点   1.不同疣的特点与好发部位   (1)含义:疣是一种发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   (2)因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   ①如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相当于西医的寻常疣)      ②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相当于西医的扁平疣)      ③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软疣)   ④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相当于西医的掌跖疣)   ⑤发于颈周围及眼睑部位,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   尖锐湿疣归入性传播疾病内讨论。   2.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散结。 第五节 癣   【考试重点】   各类癣的临床特点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