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要点.doc

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要点

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可见,古时婚姻 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 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 2.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3. 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4.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谈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 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 C.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5. 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D.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6.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7. 美国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白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己易数人不能决。”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 B.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 C.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严重 D.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9. 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小平同志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A.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10. 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历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欧走向联合是民心之所向 B.西欧联合消除了内部矛盾 C.西欧联合将是国际重要力量 D.西欧联合加剧了美苏冷战 11.《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12. 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