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docVIP

补肾活血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肾活血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doc

  补肾活血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 作者:朱宏 董克礼 吴岳 张婷 李若梦 胡思航 王慧玲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入选的80例A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多奈哌奇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补肾活血针刺法、补肾活血中药益智健脑颗粒、多奈哌奇, 治疗 8 m×(10~75) mm毫针。百会穴平刺0.5~0.8寸,肾俞穴直刺0.5~1寸,血海穴直刺 1~1.5寸,膈俞穴斜刺0.5~0.8寸。补泻手法 参考 石学敏院士的针刺手法量学标准〔4〕:进针后,百会穴、肾俞穴行捻转补法,顺时针捻转,捻转幅度180°,频率120次/min;血海穴、膈俞穴施捻转泻法,逆时针捻转,捻转幅度360°,频率60次/min。每个穴位行针1 min,留针30 min,每15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7 d为1疗程;中药+针刺组综合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在口服益智健脑颗粒的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多奈哌奇组每日晨服盐酸多奈哌齐5 mg,每组疗程均为8 l,以EDTANa2(由我院检验科提供)抗凝,分离血浆,-80℃保存待测;治疗前后分别留取晨尿,-80℃保存待测。   1.7 8IPF2α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标本中8IPF2α浓度,试剂盒由美国Cayman Chemical pany公司提供。主要试剂包括纯化的羊抗兔IgG抗体包被的微孔板、8IPF2α酶免疫盒标准物、抗血清和胆碱酯酶标记的抗原等。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8 %和10.0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尿液中8IPF2α的单位用肌酐表示(ng/mg,Cr);血浆8IPF2α用pg/ml表示。   1.8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行Х列表资料的χ2检验;计量资料治疗前后组内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MMSE得分比较   中药治疗组、针刺治疗组、中药+针刺组、多奈哌齐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70%,80%,75%。四种方法治疗AD的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四组治疗后MMSE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01);而中药+针刺组治疗后MMSE增分与多奈哌齐组治疗后MMSE增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110)。见表1。表1 四组治疗前后MMSE得分比较(略)   2.2 四组治疗前后血浆、尿液8IPF2α含量水平比较   四组8IPF2α含量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1),下降幅度(前后差值)相比:中药治疗组、针刺治疗组以及中药+针刺组较之多奈哌奇组血浆以及尿液下降幅度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而中药组和针刺治疗组之间血浆以及尿液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326,0.752);中药+针刺组较之中药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血浆以及尿液下降幅度显著(P<0.001)。见表2。表2 四组治疗前后血浆、尿液、8IPF2α含量水平比较(略)    3 讨 论 氧化应激被认为是AD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自由基生成与清除之间的失衡是诱发AD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5〕。大量实验也证明抗氧化剂对AD的发病有保护和延缓进程的作用〔6~8〕。目前AD的氧化应激损伤机制研究大多集中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相关抗氧化酶的研究着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等;二是从脂质过氧化的产物着手,其中运用最普遍的指标就是丙二醛(MDA)。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上述指标易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测定结果不稳定,不能准确反映体内真实水平〔9,10〕。8IPF2α是一种不依赖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氧自由基催化的脂质过氧化产物,是目前为止反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程度最精确的指标〔11〕,也是评估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金标准”〔12〕。Pratico等发现AD以及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脑脊液、尿液、血浆中8IPF2α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3,14〕。在AD患者中,自由基攻击脑组织后,产生大量脂质过氧化产物8IPF2α,由于8IPF2α化学性质较稳定,遂在尿液、血液中积累,测定尿液、血液中8IPF2α的含量变化能够有效反映临床干预的抗脂质过氧化效果〔15〕。 AD属中医“痴呆”、“愚痴”等范畴。老年人,肾阳渐衰,血行迟缓,血寒而凝,淤血停滞,脏腑失于濡养,加速机体衰老,加重肾虚,日久便逐渐形成“肾虚导致血瘀,血瘀加重肾虚”的恶性循环。肾虚则髓海失养,脑髓渐空;淤血阻滞,则气血无以上荣脑窍。肾虚与血瘀相伴同行,渐致髓海空虚,神机失用,智能减退,发为痴呆。据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