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开发.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开发.doc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开发 内容 提要:本文爬梳有关史籍和考古资料,对于西夏统治河西走廊近200年来的开发经营状况做了较系统的探讨。文章着重论述了西夏在河西行政军事建置的设立、劳动力资源的移增、水利建设的兴盛、耕地的垦辟、先进农具的使用、农业开发的成效及其评价,以及畜牧业的 发展 等方面 问题 ,以尽量复原其 历史 面貌,并对于今天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开发 五代宋初,居于 中国 西北的党项羌在纷乱的历史局面中倔强奋起,并不断将势力向陕甘宁一带渗透,河西走廊即为其殚力争夺的地区之一。据《宋史.夏国传》、《西夏书事》、《西夏纪》、《舆地广记》、《元史·地理志》等史籍记载,党项政权于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就曾一度占领凉州(今甘肃威武),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攻取甘州(今甘肃张掖),十年(1032年)再度攻占凉州;景祐三年(1036年)又连克肃(今酒泉)、瓜(今安西)、沙(今敦煌)三州,遂奄有整个河西走廊。自此始至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取河西止,河西地区在西夏的统治下走过了近两个世纪的历程。河西归属西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近200年中河西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由于史料的缺乏长期以来若明若暗,不甚了了。笔者不揣谫陋,拟对西夏王朝对河西的开发经营状况作一较系统的探讨,以复原其历史面貌,并对于今天正在实施的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切实的历史借鉴。 一、行政、军事建置的设立 西夏对河西乃至我国西北大部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这里政权林立、战事频多的局面。西夏统治期间虽然在其东北、东南地区与宋、辽、金、吐蕃争战不休,但在其西部地区却比较平静,仅见“黑鞑靼国攻河西”;①“先后之朝西羌梗边,寇乎凉土”②等少许战事记载。这种状况不仅为河西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 政治 环境,而且本区还成为西夏与各政权交战中供给前方、镇抚内部的大后方,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清人吴广成论及西夏统一河西之举:“昔汉人取之号为断匈奴右臂,德明立国兴灵,不得西凉则酒泉、敦煌诸郡势不能通,故其毕世经营,精神全注于此”;当党项稳定河西全境后,他又论道:“控制伊西,平吞漠北,从此用兵中原无后顾忧矣。”①因而河西的开发受到党项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 ①戴锡章:《西夏纪》卷26,皇建二年(1211年),635页;罗予昆校点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录文见陈炳应:《西夏文物 研究 》,第107一u3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西夏在河西置凉、甘、肃、瓜、沙5州。据额济纳旗黑城所出《天盛年(1149—1169)改旧定新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第10章《司次行文门》②,“凉州”一名已被西凉府所取代;《元史·地理志》、《西夏纪》卷5亦云,凉州曾被西夏改为西凉府。又于《元史·地理志》载,西夏亦曾改甘州为镇夷郡(州),又立宣化府。宣化府为其民族宣抚机构,主要职责是处理回鹘、吐蕃事务,以强化对当地各民族的统治。西凉府、宣化府与其都畿地区的中兴府(今银川)、西平府(今宁夏灵武)为夏国所立的4府,其2府即在河西。又于上引新律令中知,西夏官府分为上次中下末5品,河西的2府与番和州(肃州)均属其府州的最高品级,由此可见河西地区在夏国中的重要地位。镌于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以下简称《西夏碑》)汉文碑铭即日:“大夏开国,奄有西土,凉为辅郡,亦已百载。”③百载之言虽虚,辅郡之称属实。 西夏府州之下还有县的建置。《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取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④《元史·太祖本纪》亦此说,则知西夏西凉府辖有这两县。两县的位置于 目前 所见史料中无考,《西夏纪事本末》卷首所附《西夏地形图》中亦无标绘,只好暂付阙如。河西还有乡一级的建置。武威小西沟岘出土的西夏便条中可见“依中口各乡以属行遣”的记载。⑤又于敦煌莫高窟第363窟(西夏窟)供养人榜题中见“社”的称谓,⑥这一 农村 基层组织应在河西普遍存在。可知西夏时期当一如唐宋,府(州)、县、乡、社各级行政机构均已在河西建立。 西夏的军队布防分全域为左右两厢,设12监军司,委付豪右分统其众。由《宋史·夏国传》、《西夏书事》等史料知,河西属其右厢,置有甘州甘肃(驻甘州)、瓜州西平(驻瓜州)、黑水镇燕(驻兀刺海城,今山丹北)、黑山威福(驻居延故城)4个监军司。又由安西榆林窟29窟题记中见“沙州监军司”一名,知当时还有沙州监军司之设,这可能为后来西夏增设的军司。监军司兵为西夏军队的主力,其部数约50余万,而甘州监军司3万人,⑦由此推之河西5所监军司当共有兵员10余万人。河西诸军司的职责在于“以备西蕃、回纥”,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