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1个吉祥欢乐的世界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剪出1个吉祥欢乐的世界2

剪出一个吉祥欢乐的世界 尹 庆 新 hhhh宁安市民间艺人傅洪雁,1953年5月26日生于宁安市宁安镇向阳村一户满族农民家庭。自幼既未受父辈人的熏陶,也没受环境熏染,更不是祖传,可是他却酷爱美术,泥塑、剪纸、木刻、木雕、宣纸烙画,样样民间工艺手工无师自通,各种纸工活计一看就会,尤以剪纸艺术为最。他对民间艺术的酷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就这样剪来剪去,竞剪出个名堂来。现已年近花甲的傅洪雁,已成为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牡丹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萨满文化研究所调研员”等诸多职称于一身的“民间艺人”。可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几乎葬送掉他的艺术生涯。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带来的文艺复兴,使傅洪雁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并焕发了青春,得到了施展纸工这种民间艺术才华的机会。从此之后,傅洪雁就更加致力于剪纸这门民间艺术。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他对剪纸民间艺术不仅有了深深地了解、感悟,而且还有了自已独到的见解,对剪纸这门民间艺术也有了发展和成就。在致力于剪纸的同时,他的木雕、宣纸烙画和扎彩等作品不仅相继问世,而且还多次荣获省级和牡丹江市级的各种奖励。他的剪纸——三国人物:五虎上将,已被联想公司总经理郑雪岩先生收藏;宣纸烙画——红楼十二钗也被日本某株式会社社长收藏。他还先后为镜泊湖kkk景区红罗神文宫做总体设计及渤海风情园白山古寨图腾做总体创作。 剪纸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剪纸是以纸为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年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把节日和喜庆气氛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过去几乎可以说剪纸是每个女孩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道理的。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我们得以从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的陪衬,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的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听傅洪雁先生说,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窗花”。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各种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深为群众喜闻乐见。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据相关材料记载,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今已经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采胜》诗写到:“剪彩增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纸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并开始普及。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 剪纸艺术从农村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效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至于全是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观点的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型剪纸艺术又孕育应运而生。 宁安是满族发祥地,在三千多年前满族先人就在这里生活繁衍,所以宁古塔历史文化就包括非常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宁古塔早期的剪纸艺术是作为宁古塔民间艺术的面貌出现的。据《柳边纪略》记载:“岁除必贴红纸春联,联贵四六,岁易新句,或与旧稍同则不乐。”其作者杨宾有诗曰:“剪纸为灯号牡丹,西关爆竹似长安。谁家年少黄金勒,醉里垂鞭处处看。”宁安的民间艺术,从清末到民国年间主要有扎纸、剪纸、风筝,雕刻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扎彩的扎棚、彩桥、彩灯,还有鞭炮、焰火等。宁古塔较为普遍的民间剪纸有用各种色纸剪刻的挂钱,如窗花、天棚井彩、双喜字、彩灯、走马灯、纸人等。其名目有仿胜、云花、蝙蝠、流云、暗八仙、花缸鱼畅、福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