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3教程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 名: 学号: 2013 组: ___
实验时间: 2016.4.21 实验室: 创新园 C227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 成绩:
实验三 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
一、实验结果
AMI码编码规则验证
(1)TPD01为输入数据波形,TPD05为AMI输出双极性编码数据波形,TPD08为单极性编码数据波形,观测时用TPD01同步。
CH1:TPD01 CH2:TPD05 CH1:TPD01 CH2:TPD08
分析:由上图波形可知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足AMI编码关系,只是单极性码与双极性码经过AMI编码后都产生了相应的时延。
(2)输入数据端口为全1码
CH2:TPD05 CH2:TPD08
当输入全1码时,可知双极性码与单极性码都处于极性交替的波形,满足AMI编码规则。
(3)输入数据为全0码,分析观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关系是否满足AMI编码关系
当输入全0码时,双极性码与单极性码都是全0波形,无极性交替,满足AMI编码规则。
AMI码译码和时延测量
(1)输入数据15位m序列 (2)输入数据7位周期m序列
CH1:TPD01 CH2:TPD07 CH1:TPD01 CH2:TPD02
分析:由上图可知,AMI译码输出数据正确,编码与译码间产生了数据延时
AMI编码信号中同步时钟分量定性观测
(1)输入数据15位周期m序列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接收机应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单极性码有利于收端位定时电路对接收时钟进行提取。(2)输入数据全1码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接收机应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单极性码有利于收端位定时电路对接收时钟进行提取。
(3)输入数据全0码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思考:具有长连0码格式的数据在AMI编译码系统中传输会带来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答:具有长连0码格式的数据在AMI编译码系统中传输会带来无法同步的问题,可以换用HDB3码的形式进行解决AMI译码位定时恢复测量
(1)输入数据为M序列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单极性码输出时,两收发 双极性码输出时,两收发时钟
时钟同步,即二者频率相同 不同步,即频率不相同
(2)输入数据为全1码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单极性码输出时,两收发时钟同步,即二者频率相同;双极性码输出时,两收发时钟不同步,即频率不相同。
(3)输入数据为全0码 CH1:TPD02 CH2:TPD06
KD02 2_3位置,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双极性码输出
思考:为什么在实际传输系统中使用HDB3码?用其他方法行吗?(如扰码)
答:HDB3码具有良好的抗连0特性,有良好的内在检错能力,从而有利于收端位定时的提取,HDB3码无直流分量,且低频分量很少。扰码可行。
HDB3码变换规则验证
输入数据为7位周期m序列
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足HDB3编码关系。
输入数据位15位周期m序列
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足HDB3编码关系
输入数据位全1码
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足HDB3编码关系
输入数据为全0码
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满足HDB3编码关系
HDB3码译码和时延测量
输入数据为15位周期m序列 (2)输入数据为7位m周期序列
延时:33.8μs 延时:33.6μs
分析:在测量数据时延时应该考虑到数据周期的长短,采用周期性的短序列测量到的延时都是不准确的,因为很可能此时的延时t=Nt+t1。
HDB3编码信号中同步时钟分量定性观测
输入数据为15位m序列
KDO2 2_3位置 单极性码输出 KD02 1_2位置 双极性码输出
分析:观测TPP01波形变化根据测量结果可知:HDB3编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