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章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问题诊断与突破学案.docVIP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章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问题诊断与突破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六章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问题诊断与突破学案

学案25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 学案略语 古诗鉴赏,读懂诗意是前提和关键。通过设题引导考生首先把握诗歌的内容已成为命题人不断的追求。对此方面的考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词句含义的理解、内容的概括及信息的筛选。考生应对这种独立的题型有所认识,认识到这种题型不完全等同情感题,与形象题、语言赏析题、表达技巧题迥然不同,并能进一步把握住其答题要点。 1.(2013·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 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 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解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哭李商隐(其二) [唐]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注],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注 :屈曲,弯曲。 (1)本诗题作“哭李商隐”,一“哭”字极写作者内心的悲痛。请结合全诗,说说“哭”的具体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又送文星入夜台”中,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又”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哭李商隐的怀才不遇,哭李商隐的死亡,哭自己失去知音,也哭天下才子共同的不幸遭遇。 (2)“又”字表示多次,重复,表达出才子不遇、赍志而殁情况的普遍性,表达对普天下才子不幸命运的哀痛以及对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① 杨炎正②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 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从全词来看,词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 说说“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一句中的“几度”二字表达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反思 你是如何读懂诗歌的内容的?在读懂诗歌内容方面有哪些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略。 【问题剖析】 “自我诊断”第3题 现场答案  剖析 信息要点不全。原题属于文意信息提取题。答此类题的最大问题是遗漏信息要点。该答案答出了三点(分两点答,有点层次不清),但仍漏掉了“客意”一词所含的信息。当属阅读诗歌不仔细所致。 参考答案 ①逢秋伤悲,②客居他乡,③山河破碎,④报国无门。 【问题剖析】 “自我诊断”第4题 现场答案 剖析 表述不准、不全。原题是一道词语深刻含义理解题,答题要遵循从词的基本义出发和词不离句的答题原则。从“飞去”可见思归的急切,但从“几度”(几回、多少次)的意思看,用“痴迷”要比“急切”准确多了;“几度觅归舟”是“和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