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9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第 9 课 学习目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兴起的标志及其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认识新文化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自学方法: 读图、识图 整合教材。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 为线索 导入:新文化运动发源地 蔡元培 1、为了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政策,从1915 年起,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不对。不是凭空,事物的产生是有条件的。 第一、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传入。 第二、北洋军阀政府尊孔复古。引发新旧思潮的冲突。 第三、进步知识分子倡导根本改造国民性。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对吗? 新 文化运动 旗帜 主要阵地 内容 《新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 “民主”和“科学” 《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四提倡,四反对 宣传马克思主义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前期 后期 1、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它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条件。 4、它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意义 评价 2、新文化运动的高举 “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杂志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 、鲁迅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鼓吹新文化,1917年任北大教授,是五四运动领袖之一。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创始人之一。北大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新青年》编辑,1918年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新文化运动发起人之一。《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近代反封建斗争中最彻底、影响最广泛的思想家。1902年赴日学医,后弃医从文。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主张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 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胡 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 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旧文学反对 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陈望道译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步地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 《每周评论》 1918年,李大钊发表两篇论文:《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 同年底,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议一议: 对于新文化运动:有人说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人说它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你认为怎样评价这场运动呢? 第一、积极的影响 1、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它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第二、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 金园实验中学郑熙增 * 金园实验中学郑熙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控制理论【完整版】.pdf
- (高考英语3500词随机打乱顺序1.doc VIP
-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pdf
- DBJ04-232-2005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docx VIP
- ISO 15848-1-2015工业阀门.漏气的测量、试验和鉴定程序 第1部分:阀门的分类体系和型式试验鉴定程序(中文版).pdf
- 公司332.75k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议书 .pdf VIP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监狱系统安全生产课件.pptx VIP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 竣工验收实测实量质量检查评定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