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好﹞
第12课 旗袍走向世界 反映了许多深受清朝统治压迫的下层人民对于剪辫还是非常支持的 四、行——不缠足运动 但三寸金莲的脚却是一个漫长的噩梦 * *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断发易服” A、易服:“竞尚洋装” 1、原因: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2、概况: (1)鸦片战争前,中国服饰 (2)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3)清政府实行改革:在民间变革的推动下 (4)民国时期颁布男女礼服形制 3、影响: (1)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 (2)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服饰: 中山装、旗袍 B、 断发与不缠足 1、“断发”:清朝人关以后,强迫所有男子都要留辫子,“留发不留头”。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2、不缠足 运动: (1)经过:①清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②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土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后又与康广仁在广州成立了“不缠足会”,新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 (2)结果: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清初,统治者颁布剃头令:头顶只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 清代辫子的演变:鼠尾、猪尾、牛尾. 清一代男子的发式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数次演变: 摄政王多尔衮下令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清代官服——代表着等级 一、易服——“竞尚洋装” 一、易服——“竞尚洋装” 民国服装——三口之家的温情 探究:一个缩影——从婉容生活照看社会生活 的变迁 无邪少女 民国服装——旗袍姑娘,时尚亮相 辫子写真 “断发” 断发 留美幼童——西装与辫子同在 辫子的用途 “断发” “断发” 剪辫处往往还有一告示牌:“今日剪辫者 奖酱肉面一碗。” 早期西装 西装革履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 一、易服——“竞尚洋装” 民国服装——保姆与孩子,平等的服装与感情 鸦片战争前的旗袍 改良后的旗袍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三十年代的旗袍 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决赛 一个缩影:从婉容生活照看社会生活的变迁 末代皇后 一个缩影:从婉容生活照看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尚夫妻 一个缩影:从婉容生活照看社会生活的变迁 噢,还会抽烟 “断发” 剪辫处往往还有一告示牌:“今日剪辫者 奖酱肉面一碗。” 四、行——不缠足运动 三寸金莲的绣花鞋如同美丽的工艺品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