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docVIP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doc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作者:杨新华 王沛 邓淑凤 王红 冯俊贤 赵美玲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课堂导入; 士官 教育 在 现代 医学教育体系中,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为适应21世纪军队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我们注意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设计时精心构思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近几年的实践表明,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能充分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笔者近年来所采用的课堂导入方法介绍如下。    1 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一章时,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注意到MHC最初的作用是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发现的,就设计了一个神话故事作为本章教学的导入:“早在古代就有许多关于更换人体器官的传说,在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小男孩哪吒因为打死了一条恶龙,犯了天条,为了不连累父母,他自己剖腹,剔骨还父,剜肉还母。后来有一位神仙太乙真人用莲花、荷叶拼接起来,重新塑造了哪吒的身躯。”当然这只是文学上的幻想,真正要成为现实,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器官移植在今天已可实现,关键是发现了MHC,先进行组织配型,选择MHC相同或尽量相同的供体,就会避免或减轻排斥。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员的求知欲望。    2 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温故知新”是 中国 古代教育家孔子的重要教育理论之一。在讲授新知识前,教员提问与讲授内容有联系的旧知识,为新知识的讲解作好铺垫,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为学员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同时又能降低逻辑联系难度,有利于系统掌握所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抗体的内容时,教员首先提问学员:“什么是抗原?”当学员回答出抗原的定义之后,继续问:“免疫应答产物包括什么?”学员回答:“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这样提问就为引入抗体的概念奠定了基础,使学员积极思考,进而 自然 而然地引入新课“抗体”的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利用旧知识作为牵引, 过渡到新知识, 真正做到有启有发,从而激起学员的求知欲望。    3 使用现代电教媒体法   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大大丰富和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播放相关图片、 音乐 、电影片段等电教手段导入新的教学内容,视听结合,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各种感官,迅速引起学员的注意和兴趣,全身心地去体会、去感悟。例如,在讲授“人体寄生虫学”内容时,先用大量的寄生虫图片让学员们观察,并进行启发提问,学员被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彩图吸引,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讲绦虫前,先给学员播放绦虫生活史片段的录像,从其虫卵的排出→猪感染→产生囊尾蚴(同时可向学员展示“米猪肉”标本)→人经口感染→人绦虫病、囊尾蚴病。这样的导入,能渲染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典型病例法   写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选择一些适宜的典型病例,就病例设计问题,并由此而导出新课内容。比如在讲“阿米巴”时,导入以下病例:沈××,女,6岁,因腹泻9 d,发烧腹痛及脓血便7 d,于2008年11月19日入院,发病前8 d有跌入粪坑病史。体检:T 38℃,BP 110/70 mmHg(14.7/9.33 kPa),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粪检:RBC少量及巨噬细胞0~3个/高倍视野;病程记录:入院后用青霉素 治疗 ,次日大便呈果酱色,腹痛加重,23日出现全腹痛伴肌紧张,立即剖腹探查,查见右下腹有一炎性肿块,盲肠坏疽有3 cm×2 cm的穿孔灶,阑尾已坏疽脱落,术后未用抗阿米巴药治疗,因治疗无效手术后46 h死亡。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结肠、空肠、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在结肠粘膜下找到阿米巴原虫。针对此病例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小孩是如何感染阿米巴痢疾的?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试分析有几种可能性?典型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变化?阿米巴痢疾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呈何特征?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所有问题紧扣教学内容和目的,并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通过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提高学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创设悬念情景   悬念最能吸引人。教员在讲授新知识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员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以引起学员的好奇与思考,使学员欲罢不能,拨动学员探求新知识的心弦。如在讲“补体”一章时,先用板图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讲解补体参与的溶菌反应。在试管中加入抗原(细菌)和相应抗体,我们会看到试管中液体呈现混浊,这是抗原和抗体结合出现的凝集现象;再加入新鲜动物血清后,试管中液体变得澄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