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坐”字虚化意义的产生和发展.docVIP

古汉语“坐”字虚化意义的产生和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坐”字虚化意义的产生和发展.doc

  古汉语“坐”字虚化意义的产生和发展 古汉语坐字虚化意义的产生和发展  摘要:本文从历史角度研究了坐的语法化过程,对其语法化过程作了一番详细的梳理。并且对引起其语法化的机制做了简略分析。   关键词:坐;语法化;因为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19-03      近年来,语法化是语言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我国语法学界,一直有一种流传颇广的的意见,认为我国古代没有介词,介词几乎都是从动词发展而论文联盟.L.来的。结合汉字的产生及其发展,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此外,我们不容忽视的是一个实词的语法化是与其本身被虚化的意义紧密相关的。意义不同,虚化的程度不同,我们今天看到的其在虚词中的地位也会有所不同。动词语法化为介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一般研究的是虚化程度很高的典型的介词,坐的语法化程度不高,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其作为介词的词性基本已经消失了,本文试图分析其语法化的过程与机制。      一、坐的历史演变轨迹      《说文解字》:坐,从土从留省。土,所止也。此与留同意。汤可敬对此的解释是:徂臣且坐,(坐而)止息。由土、由留省去田会意。土,是止息的地方。这与留字从天表示止息是同一个意思。可见坐的本意为止息的意思。   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坐有十一个义项:(1)臀部放在凳子等物体上,以支撑身体的重量。(2)搭,乘。(3)位置处所。(4)物体向后或向下施压力。(5)将锅、壶等放在炉火上。(6)因为。(7)旧称定罪。(8)植物结果实。(9)形成,遗留。(10)自然而然,没有什么缘故。(11)同座。   笔者要讨论的正是其作为介词因为的产生及其发展。而这一语法意义正是其第七个义项被虚化而来的。   定罪作为坐的一个义项,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存在。   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周礼秋官小司寇》)   杨伯峻注:坐狱,两造对讼。亦单言曰坐。古代,法官审理案件时,当事人要坐地对质,所以诉讼双方互相辩白日坐,即后世所谓狱讼不席。至于不躬坐,据郑玄注:必使其属若子弟也。意思是凡是大夫及其妻子这样的贵族犯了罪,一律不亲自到法庭参与诉讼,而由其下属或子弟代理,称为代坐制度。后来发展出连坐、反坐。由这些意义发展出定罪,获罪的意思。如:   1.乃鸣鼓以聚群臣,胡乱将军中一二人坐罪行诛,以掩众目。   2.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3.过失,若令律过失杀人不坐死。   以上三条为先秦时的用例。   6.项伯尝杀人坐罪,由良救活,今遇着急难,故来告良。   7.且有种种不法情事,应坐死罪。当即联衔会奏,请即将长弃市。   8.妾父为吏,齐中尝称其廉平,令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   以上三条也为先秦时的用例。   坐在这里的义项可做如下分析:(1)坐放在盗赃等的前面,表示触犯的意思。(2)坐放在罪的前面,表示治罪,获罪的意思。(3)坐放在死、诛的前面,表示坐罪被处死的意思。三个义项虽然有微小的差别,但总体而来,它是作为动词使用,而且都与犯罪,获罪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再看坐这一相关义项在汉代的用例   9.将三人一律坐罪,贬为庶人。   10.充坐罪免归,再调代郡太守吴祉往代。   11.其父公孙昆邪,景帝时,以将军击昊楚有功,封平曲侯,后坐罪失爵。   12.武帝时待诏,迁侍中中郎,坐法免。   以上各例承袭了汉代以前的用法,坐用在罪、法之前,表示治罪、获罪的意思。   13.益州守徐嵩坐赃系狱,有武阳令文龟龄亦坐赃于狱中。   14.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赓者。(《汉书贾谊传》)   15.诞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   16.汤身为大臣,坐被恶言,终致自杀,还用甚么厚葬呢?   17.信父故东平王云,不孝不谨,亲毒杀其父思王,名曰钜鼠,后云竟坐大逆诛死。   以上各例除了坐赃古已有之以外,坐字用在不廉、不降、被恶言、大逆、反、事等词前面,都是新发展出来的用法。如果说坐赃中的坐可以解释为触犯的意思的话,那么很明显在其他几种用法中再将坐理解为动词触犯就稍加勉强了,尤其是坐被恶言中,可见此时的坐义已经由动词触犯的意义开始虚化,在这里理解为介词因为是比较好的。   18.如是为九因缘,辈人命未尽当坐是尽。   19.神爵未征为未央卫尉,五凤中迁太常,坐杨恽免。   20.频坐王获罪。   21.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史记夏侯婴列传》)   在这里,坐进一步发展为用在代词是及表示人的杨恽、王、高祖等词的前面,可以说已经完全虚化为介词因为的意思。   22.武帝初举贤良对策,擢为中大夫,后拜会稽太守,入为侍中。坐与淮南王交私弃市。   23.御史大夫张谭坐选举不实免。   24.天地人君之过也,咎在百姓人人自有过,更相承负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