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诗歌语言风格__上课实用.ppt

高考复习专题——诗歌语言风格__上课实用.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查题型 1、第一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2、第二种模式: 炼字型 3、第三种模式:炼句型 第一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诗歌语言特点: 1、形象生动。 2、含蓄。“言有尽意无穷。”思想感情寓于形象之中。 3、精炼。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 4、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5、平淡。选用确切 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6、绚丽。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7、明快。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8、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诗歌评析常用词语: a、简洁----洗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 b、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C、词藻华丽。 d、明快:明白通畅。 e、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f、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 练一练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明特色)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例例证)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析感情) 高考关注关键字! 二、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总 结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 量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悲壮苍凉,但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 “何须怨”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坼,裂开,隔开 。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显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动态感极强,在诗人笔下洞庭湖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主宰它们的沉浮。明星都随湖水的波动而飘荡。写出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 。 三 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叠词的表达效果: 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水鸟的和鸣声。 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色彩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效果: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图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