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全口义齿牙.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全口义齿牙

●无牙合解剖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四、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印模与模型技术印模与模型技术 ●合位关系 ●四、上合架 排牙 ●平衡合 ●无牙合解剖 (一)牙槽嵴是天然牙列赖以存在的基础。   (二)口腔前庭有   1.唇系带随唇肌的运动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全口义齿的唇侧基托在此区应的切迹,以免妨碍系带的运动而影响义齿固位。   2.颊系带动度比唇系带小,但也应做相应的切迹。   3.颧突相应的基托边缘应做缓冲,否则会出现压痛或使义齿以此为支点前后翘动。   4.上颌结节与颊粘膜之间形成颊间隙,上颌义齿的颊侧翼缘应充满在此间隙内。   5.颊侧翼缘区为义齿基托的伸展提供较大范围,可承受较大的力,起支持作用,并有稳定义齿的作用。   6.远中颊角区受咬肌前缘活动的限制,义齿基托边缘不能较多伸展,否则会引起疼痛,咬肌活动时会使义齿松动。   (三)口腔本部有   1.切牙乳突的相应的组织面义齿基托需适当缓冲,以免压迫产生疼痛。   2.腭皱有辅肋发音的作用。   3.上颌硬区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以防产生压痛,并可防止由此而产生的义齿左右翘动或折裂。   4.腭小凹后2mm处为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   5.颤动线分为前后两条,其间区为后堤区,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与此区相应的部位可形成后堤,能起到边缘封闭的作用。   6.腭穹隆可以承受咀嚼压力。   7.翼上颌切迹为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   8.舌系带相应的舌侧基托应形成切迹,以免影响舌的活动。   9.舌下腺处的义齿基托边缘不应过长否则舌运动时易将下颌全口义齿推起。   10.下颌隆突相应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   11.P切迹处的基托边缘应有相应的切迹。   12.下颌舌骨嵴处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以免产生压痛。   13.舌侧翼缘区后部是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部位,此区基托应有足够的伸展。   14.磨牙后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的标志,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二分之一或全部。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一)骨组织的改变 .牙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 .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缺失牙的原因,时间,骨质致密程度及全身健康和骨质代谢状况有关。 牙槽嵴的吸收速率: 3个月内最快 6个月后速率下降 2年后趋于稳定 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有关。 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 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上向内,上颌骨外形逐渐缩小。 下颌骨内侧骨板较外侧骨板疏松: 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前向外,下颌逐渐变大,面下1/3变短。 (二)软组织的改变 .系带附着过低 .唇颊沟变浅 .面部外形改变 .巨舌症 .肌张力平衡破坏,黏膜易疼痛 ●四、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固位:是指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脱位的能力。 稳定:是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防止义齿侧向和前后向脱位。 (一)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 1.大气压力(atmospheric pressure) 基托与其覆盖的粘膜紧密贴合,良好的边缘封闭,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形成负压 相关因素:与基托面积的大小,基托与粘膜之间密合度,基托边缘封闭 2.吸附力的作用 吸附力(adsorption) 是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 附着力(adhesion): 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粘着力(cohesion): 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 相关因素: 吸附力大小与基托和粘膜之间接触面积、密合度、唾液的质和量有关。 3 表面张力(surfac tension) (二)影响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 1.颌骨的解剖形态 (1)颌骨的解剖形态影响基托面积 (2)牙槽突倒凹的固位作用 2.口腔粘膜的性质 3.基托的边缘(base margin) 原则: 在不妨碍周围组织的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基托边缘应尽量伸展。 范围: .唇颊侧:止于唇颊沟,让开弓带(形成切迹) .下颌舌侧:止于舌沟,让开舌系带(形成切迹) .上颌唇缘:止于腭小凹后2mm两侧翼,上颌切迹的连线上(后堤区) .下颌后缘:止于磨牙后垫前1/3或中1/2 4.唾液的质和量 (三)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1.良好的咬合关系(good occusial surface) .排牙符合上下颌位置关系 .正中咬合均匀广泛接触 .前伸、侧方运动时咬合平衡 2. 合理的排牙 (ideal arch form of artificial teeth) .排牙在唇颊舌肌力量平衡处 .形成合适的补偿曲线、横合曲线 .正中、前伸、侧向咬合达到平衡合 3. 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 ( a polished surface) 基托磨光面 呈凹面 ●印模与模型技术印模与模型技术 印模技术 .印模材料(impression techn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