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下半叶大陆的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
发展性课程评价与为应试教育正名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 1、突破和创新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过程性评价 4、加强自我评价 (1)学校自我评价 (2)教师自我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怎么正确对待考试和测验 (1)教育的根本目标和表现是提升学习结果 (2)学习结果的三个方面:学业成就,价值观以及身体健康; (3)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是“学习成就” (4)加强考试改革,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 二、两个例子及其启示 (一)罗晓欢的“大语文”教育改革 罗晓欢大语文教育.ppt 1、先着力打下坚实语文素养,引发学习的语文学习动机和浓厚的语文学习班风! 2、再适时进行考试训练,练就非凡的考试技巧和考试能力,使学生各个拿高分! 二、两个例子及其启示 (二)洋思中学校长一语惊人破天 洋思校长一语惊天.doc 1、考试与压抑学生发展并不能画等号! 2、考高分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 (三)两点启示 第一、改善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成绩 (1)创用新型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有特色的学习方式。 第四、适时开展考试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 (1)考试技能非常重要,关系学生是否能生活成功 (2)创造应试训练的幸福感受 (3)为“应试教育”正名 三、为“应试教育”正名 1、我国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视考试,却被妖魔化为“应试教育” (1)“应试教育”是对我国已有教育人为贴标签的结果 (2)“应试教育”是为“素质教育”人为设置对立面的结果 2、绝对不能否定中华几千年的教育传统! (1)科举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李世民:举行盛大典礼,接见科举及第者。见天下英才尽入其帐,喜不自禁! “课程”在词源上“天生”的基本含义之一——课:考核试用;程:量度测定! 经典链接课程词源学.doc (2)“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精英,也提高了 中华民族的素养,保证了现代腾飞! (3)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4)保持社会分层又流动——社会进步的活力机制! 重视考试,实际上是社会分层流动的机制,也就是社会发展保持活力的源泉! 实际上:西方在学习我们强化考试——例如美国: 1950-世纪之交,逐步建立和实施了: 各州教育标准和全美国家教育标准; 各州教育统考试制度和全美国家教育统考制度。 美国OHIO州长夫人盛赞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教育压力来自社会而非考试 (1)西方考试越来越严格甚至不亚于中国 (2)西方学校教育及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小 (3)三大社会根源 社会就业竞争的激烈与否 社会平等观念的扎根与否 社会等级森严与否 结论 新课程改革发展性评价,推动我们通过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强烈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现代价值观和优良道德品质, 营造出浓厚的好学班风和校风, 加强命题与考试研究 加强命题与考试素质及技巧的指导与培养 提升学生的学习结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致谢 ▲ 谢 谢 大 家! * * 西宁市晓泉小学 华南师大课程与教学系 黄甫全 电话:86-20宅) email:huangfq@scnu.edu.cn 2006年8月17日上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