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届高考模拟评述题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模拟评述题要点

2017届高考模拟评述题 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以来部分综合性世博会简表 时间 地点 名称 主题 1851 英图伦敦 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万国工业 1877 美国费城 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美国独立百年 1880 溴大利亚墨尔本 万国工农业博览会 万国工农业 1889 法国巴黎 巴黎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 1893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894 法国里昂 里昂万国博览会 殖民地工农业 1908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 工业 1915 美国旧金山 日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 巴拿马运河 1926 美国费城 费城建国150周年 世界博览会 纪念美国建国150周年 1933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5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通过竞争获取争平 1939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明日新世界 1958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科学、文明和人文精神 1964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 加拿大蒙特剩尔 加拿大世界博览会 人类与世界 1970 日本大阪 日本万国博览会 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1992 西班牙塞维利亚 塞雏利亚世界博览会 发现的时代 2000 德国汉诺威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人·自然·技术: 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 2005 日本爱知 爱·地球博 自然的睿智 2010 中国上海 上海世博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5 意大利米兰 米兰世博会 滋养地球,生命能源 2020 阿联酋迪拜 迪拜世博会 心系彼此,共创未来 一个阶段的世博会主题往往预示着一个时代关注的核心与方向。请根据上表历届世博会主题选取两个阶段,分别指出其核心主题,并分析说明。(12分) 2.(2016九江联考)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运用相关历史史实,对上述材料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西方对中国不同时期认知态度的变化或对不同时期的多个形象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认知,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7届湖南省市十校高三12月联考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近代民族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需有史实依据) ? 4. 阐释事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关键词 试从图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7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实用色彩,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永远的误读”之中。 远视——被神化的中国形象。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游记》,就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他们发现的是一个神话的中国,一个被乌托邦化了的中国成了欧洲知识界借来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的利器。 轻视——黯淡的中国形象。18世纪中后期,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鸦片战争的爆发最终使中国形象一落千丈,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一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 斜视——被妖魔化的中国形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强烈的种族歧视和中国人在抵抗外敌入侵时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使13世纪成吉思汗遗留给欧洲的“黄祸”情结席卷整个西方世界。……尽管“红色中国”也曾随着斯诺等人的著述,让一些西方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少了一些灰暗色调,但1949年后,西方人又一次将中国的形象推向了阴暗的极端。……中国的形象一直处于一种似敌非敌的状态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读”。(要求:任选材料中西方人对中国一个时期的“误读”加以阐释,史实正确,史论结合)(12分) 6. 图1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图14??新航路开辟 ????比较图13、图14,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