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高考通史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3》要点.ppt

2017年高考通史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3》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通史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3》要点

柏拉图说:“我现在要以‘法律的仆人’这一术语来称呼那些通常被称为统治者的人。这不是我标新立异,而是我认为这是维系城邦的大事。”在柏拉图看来,城邦统治者 A.要成为法律工作者 B.要通过法律发财致富 C.要依法行政 D.都为法律服务 解析:由统治者被称为“法律的仆人”“这是维系城邦的大事”可知,雅典城邦的管理是通过法律来保障的,统治者要依法行政。柏拉图论述的是关于城邦治理的原则问题,A、B、D三项均不符合这一原则。答案C 实现“理想国”的两种办法 1、 对统治者进行严格完善的教育。 子女一出世便离开父母,由国家养育和施行教育、训练。首先进行体育和诗歌、音乐教育。前者可以锻炼身体,后者可以培育美感与和谐精神;其次进行天文学、数学教育,以提高认识世界现象的能力;最后是对经过选拔而产生的优秀者实行高等教育即“辩证法”的教育,使他们学会洞察理念世界的方法。 2、对统治者实行“共产”制度。 统治者必须取消私有财产,取消家庭,过集体生活,住公共房子,吃公共饮食。目的是使统治者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评价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实质: 开明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合理之处: 强调建立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社会分工,正义和幸福,和谐; 统治者应有智慧、有知识、懂得一心为公。 空想性: 乌托邦的幻想。 影响深远: 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评价柏拉图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 ——K.R.波普 总评:古代希腊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1、思想 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理想国存在局限。 2、地位、影响 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的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1、相同 时代相似: 都处于奴隶制时代,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渊源的地位。 大思想家: 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 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个人活动: 从政;游历;从教。 大教育家: 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影响巨大: 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势,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不同--主要研究的领域 柏拉图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 孔子在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家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全集》 (1)柏拉图为何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二为一? 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具有智慧美德,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才能使国家实现正义与安宁。而哲学家拥有各方面知识,最具有智慧,懂得正义和善,所以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 (2)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主张与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理论有何异同?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有序,设计出理想君主的标准; 都强调为王(统治者)的人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不同点: 理想君主标准的侧重点不同: 柏拉图以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理性,统治者具有智慧,会治理国家; 孔子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恪守伦理,遵循孝悌。 材料一 符合正义的国家,其制礼作乐兴兵攻伐都决定于天子,而不符合正义的国家则决定于诸侯。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正义”是基于秩序之上的,符合“礼”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他提出的关于正义的观点都源自于对礼崩乐坏时代的不满,认为欲达到正义就要克己复礼,回归尧舜禹和周公之治。 ——王菁菁《柏拉图与孔子的正义观: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柏拉图以思想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雅典近乎无序的状态,分析其原因之所在,表现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