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南莫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8000字)
2012年南莫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8000字)
2012年南莫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2012年2月)
2012年是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加速之年,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步伐,根据上级农业农村工作有关任务,现结合我镇实际,就2012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从南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原则,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的办法建设农业,用产业化经营模式提升农业,用绩效考核的办法推进农业,立足资源优势和基础,彰显区域特色和优势,全力打造里下河生态农业名镇。
二、工作目标
全镇农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15%;完成农业招商引资新批注册外资200万美元、到账外资100万美元、县外民资2500万元;新增流转土地5200亩;新建50亩以上连片设施栽培300亩;新建水产养殖1000亩;新建亿元项目1个;进“四园”项目1个;1000万元以上的种养类项目2个,投资额3000万元;新增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投资额1500万元;村营收入20万元的村16个,50万元的村4个;经济薄弱村标准厂
房建设达标村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7542户,农地股份合作社入社3530户,新增持专业证书的劳动力280人,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达32%以上,完成11个村环境整治任务;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360亩,建成绿化示范镇。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一个主线:富民强村。积极实施村“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组织“星级村”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提升村级自我发展的能力。采取“一村一策”,切实做到“三个一”,即制定一个方案、建立一套机制、建设一批项目,努力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多业化的“村富”发展路子。以标准厂房建设为载体,以“凤还巢”项目为抓手切实壮大村级经济,力争年内16个村集体经营收入达20万元以上,50%的村主要干部有自己的创业项目,实施凤还巢项目4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
强化两个推进: 一是农产品质量建设。建立食用菌、水产品标准化操作规程,积极培育富含“青墩”元素的品牌。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食用菌、水产品等生产基地认证,申报食用菌、水产等绿色食品认证,并积极争取有机食品认证。二是村庄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六整治”、“六提升”活动,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
理水平。积极推进农业废除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饲养场沼气治理、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和农村改厕工程,大力推广高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95%以上。大力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控制秸秆焚烧污染。全年完成11个村的村庄整治。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360亩,建成绿化合格村7个。
着力三个提升:一是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新机械、新机具推广力度,稳步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农机总动力达39000千瓦时。二是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切实做好农田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涵闸配套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努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确保旱涝保收。积极组织河道疏浚和圩区整治力度。三是农业组织化水平。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地股份合作社建设,不断提高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建好四大基地:一是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在海溱以北地势较低的黄陈、高杨、唐庄、沙岗、校林等村,积极发展围田养殖。着力新增1个千亩围田精养基地。养殖品种以大闸蟹为主。不断提升“青墩牌”大闸蟹的市场影响力,完善里下河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制,尤其在水产品流通这一环节上,不断加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通
过行政推动,镇村联动,大户带动,多策并举,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二是蚕桑基地。围绕万亩桑园建设目标,在稳步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桑园综合效益。年内新扩或更新桑园面积360亩,积极推广桑园套种、套养技术。三是优质粮食基地。认真组织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争取部、省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切实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四是食用菌种植基地。围绕打造苏中食用菌第一镇的目标,2012年力争建成千亩食用菌种植园,生产各类食用菌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润4000万元,利用稻草1.5万吨,利用桑枝条5000吨,带动从业人员农民1200人。
四、组织领导
按照城乡统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