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海外唐代文学研究一瞥.doc
20世纪海外唐代文学研究一瞥
【 内容 提要】
在20世纪海外的 中国 文学 研究 中,唐代文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集中了许多优秀学者 ,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台港澳地区的唐代文学研究,选题广泛、新颖和研究 方法 多样化,但研究的热点较集中于大作家。日本、韩国的唐代文学研究注重实证,深入细节, 工具书的编纂和作品的翻译、整理卓有成果,关注宗教、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对中唐文学的 特别关注尤为引人注目。欧美的唐代文学研究多研究综合性的 问题 ,视角新颖,较为关注文 学和文学 理论 的关系,也比较注意叙事文学。
【关键词】 20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台港澳地区/日本、韩国/欧美国家
台港澳地区的唐代文学研究
自 台湾 、香港、澳门地区及新加坡诸大学成立以来,唐代文学就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的核 心部分,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都有不少学者从事唐代文学研究。
台港澳地区唐代文学研究的基础是由郑骞、潘重规、饶宗颐、王梦鸥等一批民国年间的前 辈学者奠定的,他们培养了许多学生,如今都已成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在大陆学 术中辍的六、七十年代,港台地区的唐代文学研究却有长足的进展。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研 究 方法的异彩纷呈,既有夏敬观《说唐诗》(河洛图书出版社,1975)这样传统方式的研究,也 有蔡英俊《李贺诗的象征结构试探》(《中外文学》1975年第12期)、姚一苇《李商隐诗中的 视觉意象》(《文学论集》,书评书目出版社,1974)这样很 现代 的研究。张叔香《李义山诗 析论》(艺文印书馆,1974)一书融汇现代文学研究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对李商隐诗的 艺术 表 现提出不少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在杜诗研究中,有些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对杜诗加以探讨,如 王三庆《杜甫诗韵考》(自印本,1963)、朱任生《杜诗句法举隅》(台湾中华书局,1973)、 黄启原《杜甫诗虚字研究》(洙泗出版社,1977)。在诗体学研究方面,席涵静《唐人七言近 体诗格律的研究》(昌言图书公司,1976)、黄盛雄《唐人绝句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79) ,都是当时大陆学者较少涉及的题目。
传统的作家作品研究,仍是台港澳唐代文学研究的主流,年谱和作家评传、研究类的著作 较多。前者主要有杨承祖《张九龄年谱》(台湾大学文学院,1964)、王梦鸥《唐诗人李益生 平 及其作品》(艺文印书馆,1973)、刁抱石《唐张文昌先生籍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 、马起华《韩文公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张达人《刘禹锡年谱》(台湾商务印 书馆,1977)、罗联添《白乐天年谱》(中华丛书,1989)等,仅元稹年谱就出版了两种:薛 风生《元微之年谱》(学生书局,1977)、张达人《唐元微之稹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后者则有杨慧杰《诗中的李白》(东大图书公司,1988)、杨文雄《诗佛王维研究 》(文史哲出版社,1988)、尤信雄《孟郊研究》(文津出版社,1984)、罗联添《韩愈研究》 (学生书 局,1977)、邓国光《韩愈文统探微》(文史哲出版社,1992)、王基伦《韩柳古文新论》(里 仁书局,1996)、杨宗莹《白居易研究》(文津出版社,1985)、刘维崇《元稹评传》(黎明文 化事业公司,1978)、范淑芬《元稹及其乐府研究》(文津出版社,1984)、李卓藩《李贺诗 新探》(文史哲出版社,1996)、方瑜《中晚唐三家诗析论——李贺、李商隐与温庭筠 》(牧童出版社,1975)、汤承业《李德裕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3)、吕武志 《杜牧散文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4)等。罗联添《唐代诗文六家年谱》(学海出版社,1986)收入中晚唐作家独孤及、韦应物、张籍、刘禹锡、李翱和司空图6人年谱,多筚路蓝缕 之功;论文集《唐代文学论集》(学生书局,1989)收有关唐代诗文的论文22篇,对唐代古文 、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料作了广泛的考证研究,尤其注重材料的正本清源工作,结论平实而通 达。
纵观台港澳地区的研究成果,专著主要集中于大作家研究,有关中小作家的研究只有潘吕 棋昌《萧颖士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3)、江国贞《司空表圣研究》(文津出版社,1985) 、谢海平《唐代文学家及 日本学者的作风绵密而细致,很少仓促成书,总是选择一个作家或一个 问题 ,一步步地解 决问题,深入下去,最后形成一个集成性的 研究 成果。老一辈学者如铃木虎雄对唐代科举与 文学关系的研究,吉川幸次郎的杜甫研究,学术界早有口碑。当今学界对唐代大作家的研究 也出了不少厚实的力作,如大野实之助《李太白研究》(早稻田大学,1959)、花房英树《白 氏文集的批判的研究》(汇文堂书店,1960)、《白居易研究》(世界思想社,1971),入谷仙 介《王维研究》(创文社,197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