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考核激励管理办法讲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考核激励管理办法讲述

项目考核激励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SINO-MP-GMO-0015 Rev:01 生效日期:2015年4月 1 日 编制史永涛日期2016 -03-09审核欧阳柏伸日期批准日期 文件变更历史表版本变更记录编制人生效时间01新增史永涛2016-4-1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45221614 1目的  PAGEREF _Toc445221614 \h 3  HYPERLINK \l _Toc445221615 2范围  PAGEREF _Toc445221615 \h 3  HYPERLINK \l _Toc445221616 3 职责  PAGEREF _Toc445221616 \h 3  HYPERLINK \l _Toc445221617 4 项目类别  PAGEREF _Toc445221617 \h 4  HYPERLINK \l _Toc445221618 5激励原则  PAGEREF _Toc445221618 \h 4  HYPERLINK \l _Toc445221619 6激励经费来源  PAGEREF _Toc445221619 \h 4  HYPERLINK \l _Toc445221620 7 激励方式  PAGEREF _Toc445221620 \h 4  HYPERLINK \l _Toc445221621 8 项目等级及激励标准  PAGEREF _Toc445221621 \h 4  HYPERLINK \l _Toc445221622 9 项目考核评价  PAGEREF _Toc445221622 \h 6  HYPERLINK \l _Toc445221623 10 项目激励程序  PAGEREF _Toc445221623 \h 9  HYPERLINK \l _Toc445221624 11 考核监督  PAGEREF _Toc445221624 \h 9  HYPERLINK \l _Toc445221625 10 附件说明  PAGEREF _Toc445221625 \h 10  项目考核激励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项目的评审、定级、考核和激励过程,辅助项目管理程序的顺利实施。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战略型、部门需求型项目的评审、定级、考核和激励过程,暂不适用研发项目;群策群力活动的合理化改善型项目,激励规则引用《群策群力活动方案》。 3 职责 3.1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激励标准的审批,项目等级和考核结果的仲裁。 3.2 项目所有者:负责分管中心(部门)的项目激励费用的归口管理。 3.3 评审小组:负责评估项目等级和考核结果(原则上,评审负责人由项目所有者担任)。 3.4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立项申请、过程管理、验收申请和项目成员评估。 3.5财务部:负责项目激励费用预算的统筹管理,项目激励费用的会审及发放。 3.6 总经办:负责《项目考核激励管理办法》起草、发布和日常运行,公司项目档案监督。 3.7 人力资源部:负责统筹安排团队学习,职业晋升评估。 3.8 审计部:负责项目激励过程规范性审核。 3.9 项目管理组织图 4 项目类别 公司项目一方面来源于公司管理层指派和部门需求申请,另一方面来源于“群策群力活动”的合理化改善,具体如下: 4.1 公司战略型:由公司管理层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调研和分析公司运营状况,确立年度攻关方向和问题点,指派项目经理立项攻关。 4.2 部门需求型:由需求部门根据内部问题,发布攻关需求,由项目经理主动竞标,评审小组评审通过后立项攻关;若无主动竞标者,由项目管理委员会指派人员立项攻关。 4.3合理化改善型:由参与群策群力活动的员工,积极发现问题和改善方向,根据问题的协调难度,主动提出立项申请,由评审小组进行立项评审。 5激励经费来源 5.1 来源于项目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按一定比例作为激励费用,适用公司战略型项目; 5.3 来源于各部门的费用预算,计入项目直接受益部门的费用支出,适用部门需求型项目; 5.1 来源于群策群力活动经费,具体参考《群策群力活动方案》,适用合理化改善型项目; 6激励原则 6.1鼓励协同原则:鼓励跨部门协同,鼓励团队协作; 6.2多劳多得原则:参与多个项目者,参与多个项目激励分配; 6.3以结果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情色彩; 6.4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考核过程全程透明。 7激励方式 7.1 团队活动:公司奖励成功项目组成员团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