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高等教育学系列讲座之二.ppt

【2017年整理】高等教育学系列讲座之二.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高等教育学系列讲座之二

高等学校教职工岗前培训;第二讲: 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内容要点: 一、教育方针 二、教育目的 三、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四、高校培养目标调整 五、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六、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的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的途径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中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法》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8月29日过,1999.1.1. 起施行。 第四条,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了如下的基本内容: ①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教育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 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教育目的的规定性 教育目的的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所培养的人具有何种社会功能,即在社会上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之所以必须作出这样的规定,一方面为受教育者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并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为此我们将这方面的规定表述为服务方向。 其二是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素质,或者说培养具有何种质量规格的人。这种规定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作为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其结构提出总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将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性质 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反映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它为教育活动确立了一个追求的目标,对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定向、引航作用。 2.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教育目的同时也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美国教育目的包括四个方面的目标: (1)自我实现的目标; (2)人际关系的目标; (3)经济效率的目标; (4)公民责任的目标。 ●英国强调“绅士”教育,比较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 ●德国教育偏重科学技术和创新、开拓精神的培养。; 教育目的的修正 ——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现代人的标准: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 指出——个人的“现代性”是很多性质的综合体,而非某一单纯的特质。 他从12个方面大体勾勒出了一个现代人的形象: (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 (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3)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 (4)注意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 (5)强烈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力求办事效率; (6)善制定计划; (7)尊重事实和验证,愿意吸取新的知识; (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 (9)重视专门技术; (10)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敢于挑战; (11)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 (12)了解生产及过程。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