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班会(论文)
主题班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中学 薛晓洁
内容摘要: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班主任必备的专业技能,是班主任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的有效形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形式新颖、培养能力、自我说教、提高素质。
正文: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学校重“教书”而轻“育人”,重“教育”而轻“培养”,重口头说教,而轻内化转变。北大怪才余杰曾说过:“一个人没有知识不可怕,没有骨气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知识而没有骨气。”这句话虽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我认为学校政教工作的落脚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上,放在学生的内化转变上,而有效地组织各班开展好主题班会是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手段之一。
一、主题班会形式灵活,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便于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提起主题班会,也许有人以为就是就某个问题,让大家发表一下意见,然后班主任作个总结,如此而已。其实,这是对主题班会的片面理解,虽然上述形式也是主题班会,但主题班会远不止如此。它既可以是座谈式,也可以是辩论式;它可以是老师将自己收集的照片、录相、实物拿出来让大家鉴赏,也可以是老师布置任务,由大家采访、拍照,或者就将实物搬来,然后整理成文章、录相等进行展览;甚至还可以是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的小品节目的表演。将严肃的思想问题,消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才会产生积极参与的强烈欲望,才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而学生只有在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中,才会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二、学生自己完全有能力组织好主题班会。
学生的创造力,是一座采之不尽的金矿。你给他一张纸,他就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你搭起一座舞台,他就能跳出最美的舞蹈。可惜的是我们有些老师舍不得那一张纸,不愿意为他们搭台。我班的飞同学在老师的眼中,不是一个好学生,考试从来没有进入过班级前50名,而且经常违犯纪律,但他在主题班会展示课上的《飞翔的痕迹》的演讲,却博得了全堂的掌声。再一次主题为《社会需要全才,还是专才》的辩论赛上,辩手们思维之敏捷,辞锋之锐利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心中不禁慨叹“我怎么一直没有发现他们有如此才华!”自问后才醒悟,要给孩子们“习武”的阵地。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回答“人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的时候,明确告诉我们,从实践中来。我认为人的能力也只能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他人所赋予的。组织主题班会,开始可能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让同学们失去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三、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比老师的空洞说教好得多。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我们许多班主任老师把时间看得比金子还贵重。许多问题,都靠自己来讲,似乎这样既一语中的、清楚明白,又节省时间。孰知这种注入式的教育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让学生觉得一个个班主任,都像老太婆,唠唠叨叨。这种对说教的逆反心理,厌烦情绪,正是我们这些“教育者”“好心不得好报”,不良现象屡教难改的最根本的原因。而换一个角色,让学生自己来说,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比如,在开展主题为《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上,我班的琳同学在主题班会上说:“我爸爸就是个街道清洁工人,以前,我一直为有这样的爸爸而羞愧,今天,我才真正觉得,值得羞愧的应该是我们自己,一想到捡垃圾的爸爸,养了一个扔垃圾的女儿,我心里就觉得难受。虽然我也不愿意去接爸爸的班,做一个清洁工人,但我决不会再做一个专门扔垃圾的精神贵族。”她的这番告白深深的感染了在座的每位同学,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话,如果让班主任来说,其教育力度就会小得多。
四、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给充满着陈腐气的教室带来了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气息,打破了书本、教室对同学们的禁锢,使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表现欲,正是在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在不觉中培养了审美能力和行为能力。
(1)审美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弘扬什么,贬斥什么;用哪些材料来弘扬,批评要把握什么样的分寸;这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必须首先得到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主持人用什么样的格调来主持,甚至发言者的举止言行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
(2)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组织好一次主题班会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主题设计、节目编排、各环节的连接等等,无不需要精心设计,哪怕是一个发言的机会,于有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