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翻译如何进行要点
翻译学概论 第八章 翻译如何进行 第八章 翻译如何进行 第一节 翻译矛盾辩证观 第二节 可译与不可译 第三节 求同存异 第四节 形神兼备 第一节 翻译矛盾辩证观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学术论争十大主题: 信达雅之争 直译与意译之争 复译、转译之争 “处女”、“媒婆”、“奶娘”之争 形似神似、等值等效之争 “可译”与“不可译”之争 翻译文学国别属性之争 “科学”论与“艺术论“之争 关于”翻译学“的论争 往往一个矛盾如同一个问题的两极 若我们留意在翻译史上反复出现的一场场争论,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争论的问题看似很多,诸如直译与意译,束缚与自由,忠实与叛逆,形与神,异与同,归化与异化,科学与艺术,可译与不可译等等,甚至连“译与不译”都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成了哈姆莱特的“to be or not to be”式的一个两难选择,但这些问题的提出往往都基于一个对立的前提,非此即彼,就如同一个问题的两极,一正一负,一积极一消极,让人们在两难的选择中陷入矛盾的重重漩涡之中,讨论的双方各执一词,在对立中坚守着各自的一方。 对于翻译史上围绕着上述一个个问题所进行的不休的争论,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或翻译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或对这些问题本身加以研究,或对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索,试图从中理出一条贯穿整个翻译史的主线,将一个个对立的矛盾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加以剖析,揭示出构成这些矛盾的基本因素。 翻译矛盾辩证观 一、翻译矛盾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 二、有关翻译的矛盾有主次之分 三、要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与分析矛盾 四、对这些矛盾的研究,需要以一定的翻译观为基础 一、翻译矛盾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 这(矛盾)一个个对立的两元,既可在道的层面形成理论上的一个个难题,又可在技的层面以一个个具体而微的障碍或困难形式出现,摆放在译者面前。 例如: “可译与不可译”问题 德里达:哲学问题 VS 某一位翻译家在探讨一首诗或一部小说中的一个具体句子或词汇的翻译的形而下的经验分析 二、有关翻译的矛盾有主次之分 在对翻译矛盾的研究中,有人还提出这样的观点:在翻译的众多矛盾中,有的是基本的矛盾,只要对基本矛盾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与基本矛盾相关或从基本矛盾衍生出来的矛盾便有望得到深一步的认识,便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加以解决。 袁筱一:可译与不可译——悖论的根源 “不可译是困扰了翻译理论界多年的一个问题,单纯的语言学派或者文艺学派似乎都难以给出一个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于是它成为翻译理论上种种悖论的根源:在‘翻译是可能的吗?’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完满的肯定之前,‘忠实’与‘创造’, ‘科学’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等诸多矛盾当然只能各自分属一个学派,处于绝对理念化的对立状态之中。”[1] [1] 袁筱一:《“不可译”与“再创造”》, 张柏然 许钧主编《译学论集》,译林出版社,1997年,第144页。 作者(袁筱一)的观点非常明确,即可译与不可译问题是造成翻译理论上的种种悖论的根源。 出于对这一基本矛盾的不同认识,不同的翻译学派对类似于“忠实”与“创造”、“内容”与“形式”即神与形等矛盾的看法也会有异,在理论观念上也可能会偏执于矛盾的一极而排斥矛盾的另一极。 孙致礼: 孙致礼也持同样的看法。在《文化与翻译》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述: “以前,人们常说我国翻译界存在两大流派: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前者强调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因而把‘传神’、‘入化’视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后者则将语言学的某些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要求译作与原作‘等值’、‘等效’。”[1] 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的各执一词,“传神入化”与“等值等效”的理论化的对立,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同学派对翻译基本矛盾的不同认识与理解。 [1] 孙致礼:《文化与翻译》,张柏然 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16页。 爱德蒙·加里: “忠实”问题是一切争论的中心。 法国翻译家爱德蒙·加里曾经对在法国翻译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翻译家的功绩作出公正的评价,通过对他们的译事的分析,指出对所有翻译家而言,“对原作的忠实”是一个千年难题,正是围绕着这一基本问题,出现了类似于“直译与意译”,“形与神”等等争论。在爱德蒙·加里看来,“忠实”问题是一切争论的中心。[1] [1] Edmond Cary:Les grands traducteurs fran?ais,Genève,Georg,1963, p.21. 瓦尔特·本雅明: “可译”与“不可译”——“此生”与“来生” “形”与“神”,“忠实”与“自由” 瓦尔特·本雅明则在为波德莱尔《巴黎风貌》德译本所写的那篇著名的导言《论翻译家的任务》中,就“可译”与“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室全成本核算.ppt VIP
- (完整版)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可编辑版】.docx VIP
- 福克纳 A Rose for Emily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英文原文+译文).pdf VIP
- 高考数学总复习《函数性质》专项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pdf VIP
- 湖北省武汉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docx
- 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红星照耀中国》第8-9篇 同红军在一起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