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酒与名人.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酒与名人

第六章 酒与名人 一、先秦诸子论酒 二、帝王与酒 三、唐宋文人与酒 四、其他 纵观古代文坛,酒与名人的忧乐相伴,名人的悲喜与酒相依。名人高兴时,酒是他们快乐的兴奋剂;名人痛苦时,酒是他们悲伤的忘忧水。 酒醉诗情,名人借酒而神采飞扬,酒借名人而更添神韵,名人与酒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名人酒文化”。 一、先秦诸子论酒 1、孔子论酒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华文化和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孔子思想的要点有两个:一是仁,一是礼。 孔子并没有专门的论酒文字,他往往是站在礼的立场,把饮酒放在谈礼的场合中进行归纳总结,进而阐释其礼仪文化。 在《仪礼·乡饮酒礼》中,孔子从酒礼出发,通过酒食的摆设到如何按规定入座、如何举杯、如何敬祖、如何答礼、如何离席等都做了明确的说明和要求。也就是说,孔子讲究“酒以礼成”,提倡饮酒要合乎规矩、符合礼制。 孔子提出了“酒德”的重要概念,在中国酒文化史上具有至上的地位。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 《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 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2、庄子论酒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饮酒提倡贵真自得,要行君子之道,并且提出了一个“醉者神全”的哲学命题。 二、帝王与酒 1、大禹“绝旨酒疏仪狄” 2、夏桀与商纣——因酒亡国 3、周公与《酒诰》 4、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 5、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6、朱元璋“以酒试臣” 1、大禹“绝旨酒疏仪狄” 《仪狄造酒》传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在古代的典籍中,记述的亡国之君大多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这就是大禹语言的应验,也证明了古代酒对政治、军事的影响之大。 2、夏桀与商纣——因酒亡国 史书上说,桀用池子盛酒,酒糟堆积如山,并令人奏起“靡靡之乐”,自己坐在宝玉装修的楼台上,观看3000多人俯身就酒池如牛饮水般地饮酒、取乐。——成了第一个纵酒亡国的天子。 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也是荒淫暴虐之君。他在摘星楼挖了两个大池:右池装满醇酒,名曰“酒海”;左池以糟丘为山,插满树枝,并在上面挂满肉片,名曰“肉林”,与美女整日整夜在此追逐嬉戏,喝酒吃肉,名曰“醉乐”。 3、周公与《酒诰》 周公协助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公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他鉴于夏、商灭亡的深刻教训,制定了《酒诰》等一些法律,并严格执行。 《酒诰》第一次提出了饮酒要有所节制的主张,规定各级官员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且不能喝醉;又告诫殷民,只有等到父母高兴时,才可以置备丰盛的膳食并饮酒;若有人平时聚众喝酒,则决不放纵,全部抓起来送到周京处死。 《酒诰》对于巩固西周的统治、刹住当时酗酒成风的现象有重要作用。 4、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吕布打败了刘备,攻占了他的地盘,刘备只得带着关羽、张飞投靠曹操。曹操知道刘备绝非等闲之辈,但怕杀一人而失天下人心,于是叫人请来刘备,“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以“共论天下英雄”为题,实际上是想以酒试才,看看刘备是否有与自己分争天下之心,谁知刘备反应机敏,生怕自己酒后失言招来横祸,巧借因胆小而闻雷失箸,硬是在一场政治陷阱中转危为安,逃过了一劫。 5、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宋建隆二年的一天,皇帝赵匡胤准备了非常丰盛的酒宴,宴请以前为他立下汉马功劳的有功之臣。武将韩令坤、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赵彦微等都应邀前往。在酒宴的杯盏交错中,赵匡胤以“做了皇帝寝食难安”为借口,以担心“君臣兵戈相见”为由,让手握兵权的将领都交出了兵权,赵匡胤则对他们厚加赏赐,让他们在自己管辖的地盘“置田产美妾,歌酒欢度,君臣的儿女之间结为亲眷,和睦相处,互不猜忌”。就这样,赵匡胤收回了兵权,北宋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6、朱元璋“以酒试臣” 孔子认为要观察人,可以把这个人灌醉,看他醉后的行为举止然后评判他。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赞同孔子这一观点,相信酒后吐真言。在他得了天下后,并不安心,总担心那些帮助他开国的功臣会有不臣之心,所以多以酒来试探他的大臣。 三、唐宋文人与酒 1、酒与李白 2、酒与杜甫 3、酒与白居易 4、饮中八仙 1、酒与李白 李白曾被杜甫称为“酒中仙”。有名的关于酒的诗词有《将进酒》、《把酒问月》、《对酒》、《悲歌行》、《月下独酌》等。 李白称为诗仙,倒不如酒仙更有人情味,醉酒下的诗文,意境是奇特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借酒销愁; “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