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月讲课药物外渗要点
药 物 外 渗 药物外渗的处理 各类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药物外渗的防护 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 药物外渗概念 学习内容 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 造药物渗出或漏出到血管以外组织称药物外渗[1] 概念: 我国医疗事故纠分级标准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的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的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 物理因素 机械因素 药物因素 血管因素 疾病因素 碱性,高渗,浓度过高,刺激性强 环境,温度,输液量·速度 血管硬化,弹性差,血管表浅畸形 技术不熟练,药物不了解,血管选择·固定不当,巡视宣教·不到位 昏迷·休克,肺心病,糖尿病,长期化疗 1 选择穿刺部位: 粗大·弹性好的血管。避免:靠近 神经,关节,手背,避免同一部 位多次穿刺,避免长时间留针。 2 熟悉药物性质: 选择给药方式,穿刺部位保暖 制定静脉使用计划。 3 选择静脉留置针: 刺激性药物,长期用药,避免 使用钢针!必要时选择,PICC或 CVC。 4 输液前准备: 输液给药前先抽回血,确定针头 在血管内,输入对血管有损伤的 药液前,因先输生理盐水,通畅 后,方可给药。 6 做好病人宣教 讲解药物性质,危险性,保护血管的重要性, 避免输液肢体剧烈活动,告知病人如出现疼痛, 皮肤隆起,药液滴入不畅时,立即关闭水止, 打铃通知护士。 5 加强巡视 观察药液通畅情况,皮肤情况,血液回流情况 做好交班工作,耐心倾听病人主诉。 1 普通药物 2 高浓度刺激性药物 3 发泡刺激性化疗药 外渗药物的分类 普通药物 外渗后仅有肿胀且很快吸收或 经热敷吸收,无明显局部刺激 作用。但个体有差异。 分类 临床表现 高浓度、刺激性药物 外渗后可致沿静脉走向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分 类 临 床 表 现 20%甘露醇、 10%葡萄糖酸钙、 5%碳酸氢钠、 氨基酸、脂肪乳、 50%葡萄糖、 KCL、VC、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 发疱性 刺激性 化疗药物 外渗后可致局部灼伤 (烧伤样改变)、组织坏死。 分 类 临 床 表 现 第 * 页 红 肿 热 痛 Title in here Title in here Title in here 硬结 疱疹 水泡 溃疡 斑块 黑色焦痂 活动受限 关节僵硬 无刺激药物,外渗肿胀范围小,常用湿热敷即可,温度在50度左右,并抬高上肢,必要时予7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 药液外渗的处理 立即停药 留针头外接注射器抽出渗出液 局部封闭 消毒皮肤 应用解抗药物局部多点封闭范围应超外渗部位3cm 抬高患肢 保持患肢于心脏20-30cm 冷敷或热敷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种类选择 刺激性药物,外渗范围较大 热敷 冷敷 输入一般性药物如维生素类给予热敷即可,温度保持在50度左右,植物类抗癌药物,(长春花碱,长春瑞滨,藻酸铂等) 促进血管扩张,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降低外渗局部 的毒性。 输入特殊性药物如化疗药、高渗性药物外渗立即冷敷蒽环类抗癌药物药物(柔红霉素,紫杉醇,阿霉素等)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同时可缓解疼痛,控制炎症扩散, 封闭方法 ?常规消毒皮肤 ?进针角度:15~20度,选择1ml针头 ?注射药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达到稀释外渗药液和阻止药液扩散作用。 ?进针长度:以针头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为宜 ?操作:穿刺进入一侧肿胀外渗区域,回抽无回血后,边退针边推注药液,针头退至皮内(不退出皮肤),改变针头方向向另一侧肿胀外渗区域注射药液;原穿刺点中轴对侧肿胀边缘为另一穿刺点,以同样方法进行封闭,形成一个棱形封闭区[2] 常用封闭药物: 利多卡因: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阻断神经末梢, 减轻和阻止药物的渗漏[3] 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感染和膜稳定作用减轻炎性渗出和 组织扩散,也可发挥镇痛作用[4] 5%利多卡因4ml+地塞米5mg+生理盐水3-5ml 酒精不仅具有消毒防腐的作用,而且有局部麻 醉和止痛功效。因此使用酒精湿敷可达到局部麻 醉及止痛效果;酒精湿敷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 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酒精容易挥发,挥 发时可带走机体的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而起 到冷敷作用,在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 力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4] 75%酒精 对酒精过 敏者禁用 休克,低血压 不适宜 常用外敷药物 镁离子可与钙离子进行置换和争夺一些功能性结合部位,使细胞浆内 钙离子浓度增加,引起血管舒张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手术室规章制度33项汇编.pdf VIP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工作的创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第2020040期)-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劳动实践(教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数学试题(d含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1-2《怎样放得更大》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冶金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x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24).pptx VIP
-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ppt课件.pptx VIP
- 迅达5400综合系统介绍(2).pdf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知识点+练习题-1.2《怎样放得更大》.doc VIP
文档评论(0)